-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长恨歌》到《长生殿》
从《长恨歌》到《长生殿》摘要:自中唐开始,诸多反映唐玄宗与杨玉环故事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意,对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情事作了阐释。而不同时代对他们故事的解读却反应出了这一时代的某些审美倾向。笔者拟以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和洪?的《长生殿》为主要依据,探讨李杨故事题材演变所反映的社会审美趣味的差异
关键词:中兴梦;通俗化;雅化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040-0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的文学也是当时社会文化、现实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反映。真正流传下来的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与当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面就以《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为依据浅略探讨一下以它们为代表的时代社会审美趣味的不同及某些演变
一、中唐――中兴梦与兼容并蓄的思想
唐王朝通常以安史之乱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期,天宝十四载(755年)以前,加上安史之乱的八年(755-763年)为前期,即习惯上所说的初、盛唐;之后至唐亡,为后期,相当于中、晚唐。中唐政局远不能与盛唐相比,虽然安史之乱已被平息,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问题重叠交叉,愈演愈烈。逝去的永远逝去,昔日的繁华已似落花流水,一切美丽的辉煌都化作梦里烟云,缥缈远去。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免不了对盛唐时的繁胜景象充满了留恋。希望唐王朝能实现再此的中兴,但是整个社会政局渐趋没落的状况让他们的“中兴梦”也渐趋消亡。于是,说盛唐话盛唐之事以寄托他们的缅怀和感慨之情便成为一种风气。文人们喜欢借这些题材和故事来抒情表愤。而唐玄宗杨贵妃这一帝妃故事。以其本身的特殊之处,及与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等历史史实都有联系,又加上当时某些民间传说的影响,很自然的便成为文人们乐于表现吟咏的题材。而白居易的《长恨歌》正好迎合了这种社会风气,加上其本身艺术特色的唯美,便得到了当时文坛和世人们的青睐传颂,得以经久不衰
另一方面,唐王朝近三百年间,思想领域取兼容的态度,以儒为主,儒、释、道并存。士人入住、建功立业等方面持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而在人生信仰、社会思潮、生活情趣与方式等方面,则与释、道等思想有很大的联系。这些方方面面都极大地影响了唐文学的创作和审美趣味。特别是一大批世人文学家受佛道思想的感染很是深厚,一定程度上导致当时文学审美注重意境的营造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长恨歌》后一部分虚幻的描写,融当时佛教变文与道教仙化故事色彩,给读者创造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得到各自不同方面的满足,这种境界的营造也正是当时时代文学审美趣味的反映
同时,中唐时期文化处于一个转型期,文学世俗化的思潮渐趋兴起。当时以白居易、元贞为代表的元和诗派,提倡诗歌的现实功利色彩,当时文坛上兴起一股重写实,尚风俗,强调讽喻的诗风并且影响很大。文学开始走向民间,为广大的民众所接受和传颂。白居易作诗力求通俗,他的《长恨歌》及其他方面的许多作品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同时又不失格调和意境的高雅,得到当时文人和民众的普遍接受和欣赏,正如《与元九书》中所说的为“时俗所重”。《长恨歌》正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对诗歌通俗化的审美趣味的要求,人人喜爱,得以流传
二、元初――通俗化趣味的崇尚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国家政权。由于社会形势和风尚的新变,元代文坛也出现了新的审美情趣,而这些在元初的文学作品中都已经有了某些体现和反映
宋末元初以来,随着我国城乡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发展,大中城市不断涌现,市民阶层也呈现出不断壮大的趋势,致使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倾向于重视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接受情况。元代因科举考试而失去仕进机会的儒生、文人们,特别是一些“书会才人”与下层人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他们大量涌向勾栏瓦肆,于是,符合下层市民阶层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通俗文学创作大盛,同时加上作为统治阶级的元代少数民族嗜好歌舞闹剧,迎合他们口味的通俗的叙事性文学,特别是杂剧创作,也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但此时的杂剧创作,总体上却不被正统的文人所接受,它们更多的还是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广泛的流行于民间。明代学者陈与郊在《古杂剧序》中说:“夫元之曲以描摹神理,殚极才情,足抉宇壤之秘。”元杂剧的创作注重展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物复杂微妙的精神世界,题旨多显露易懂,让观众看得真切又有酣畅淋漓之感受。这种审美情趣在白朴的《梧桐雨》中有很清晰的体现。其中有对唐玄宗真实的内心精神世界的描写渲染。塑造出了一个封建帝王的爱情和在政变面前无法挽救自己爱妃的无奈,并通过一系列意象的描摹,把悲愤怨恨的氛围推到极致,很有感染力
另一方面,以白朴为代表的一批作家身处金元异代之际,国家兴亡之感个人命运之慨都有很深的切身体会,这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配电箱采购合同协议书范本详细(2025年).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写字表六年级上册字帖.pdf VIP
- (高清版)B/T 24421.1-2023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总则.pdf VIP
- 2022年洛阳理工学院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docx VIP
- 天然气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PPT课件.pptx VIP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7年版)》》.doc VIP
-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工程测量技术 电子水准仪 电子水准仪.ppt VIP
- 党支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工作专题党课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