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众文化场域之廓清及厘定
大众文化场域之廓清及厘定[摘要]文章从历时性向度区别大众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从共时性向度区别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提出大众文化就是一种随着现代工业的产生而产生的、主要以产业化的形式批量生产的、与人们的世俗生活紧密联系的一种即时性消费的通俗文化。其主要特征是大众性、世俗性、产业性、通俗性和娱和陆
[关键词]大众文化;场域;历时性;共时性;传统民间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作者简介]张丽娜,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广东广州510635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10-0130-04
大众文化,虽然其生命张扬的阈限,从横向上看,既没有主流文化那样得到官方的一手扶植而居“正统”,也不像精英文化那样因其高雅而得到众多知识分子、文人雅士的追捧;从纵向上看,更不像传统民间文化那么古朴醇香、源远流长。然而,大众文化随着现代工业不可避免地诞生,并依托现代传媒而汹涌澎湃地发展,不能不说它在上至官方、中至学界,下至普通民众中掀起了一股文化狂飙。鉴于此,关于它的概念之多到蔚为大观也就不足为奇了。其中,对大众文化的界定最脍炙人口的概念首推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共同提出的“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另一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又提出了“肯定文化”(affirmativeculture)这一概念。此外,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威廉斯罗列出大众文化的多种定义:第一,众人喜爱的文化,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化,用以迎合大众的文化,大众自己创作的文化;第二,高雅文化之外剩余的文化;第三,商业文化;第四,人民的文化;第五,妥协的场所,等等。当大众文化的风潮波及并逐渐席卷国内文化市场的时候,国内学者也不甘示弱地从各自的理路出发对大众文化概念进行了界定,然而也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并没有得出比较统一、相对固定的定义。面对众多的界定,本文欣赏孙长军的态度:“不打算在诸多现有定义的基础上再提什么新说,推倒重来的结果可能是变相的老调重弹,因此也不是一种明智之举。我们的办法是清理、辨析现存的定义,而后加以多维透视和科学界定。”借鉴此方,本文将对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从横向与纵向两向度的比较分析中让读者对其有个轮廓相对清晰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向读者概括出大众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从历时性区别大众文化与传统民间文化
首先,从主体来看,传统民间文化的主体只有普通的社会下层民众,主体的这种自然特征,使民间文化或清新自然,或质朴刚健。由于是广大民众自己创造的,因而往往与特定的时空群体生活方式、传统、价值观等密切相关,群体政治、经济、宗教、习俗甚至地理环境的区别都可能引起民间文化的风格迥异。而大众文化的爱好者除了有广大的普通民众以外,还有部分知识分子甚至包括部分精英分子。由于受社会主体高度开放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大众文化体现出时空的“虚空化”、抽象化,带有社会一般情状的非人格化特点,主体间存在着“跟风”和从众的倾向
其次,从性质来看,民间文化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与农业文明相联系的文化,是自发的质朴的,完全不带丝毫功利性的创造,即“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原生性。其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都很纯朴。而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大众文化”,则充溢着强烈的金融商机和对经济利润的渴求,其生产运作遵循着市场运行规则和商品价值规律
再次,从传播形式看,民间文化多为口耳相传,民众既是其创造者,又是其接受者。其被创造与被接受的过程往往是同一的,在创造中接受,在接受中创造,属于口语文化的范围。而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大众文化”属于电子媒介的范围,其被接受与被制作的过程是截然割裂的。“大众文化”(如一首流行歌曲,一部电视连续剧)是由少数人利用现代工业手段快速炮制而成的,然后向大众抛售、倾销
最后,从存在的时间和地域上看,民间文化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悠长久远,它往往植根于下层民众的生活之中,是人们在长期的传递、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因此其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都有相当的稳定性,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从地域上看,民间文化常常具有相对明确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往往与田园劳作、茶馆酒肆、乡村院落相连。而大众文化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现代工业化这个特定阶段的产物。由于其产生制作与消费都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它注重流行效果,而并不在乎时间的恒久与否。因而成了一种“一次性消费”的即时性文化,是即生即灭的。同时,大众文化也没有地域、民族的限制,“现代生活”前进到哪里,大众文化就跟进到哪里,因而大众文化具有世界性、社会共同性品格
二、从共时性区别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
(一) 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
首先,从性质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江苏南京江北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招聘编外执法人员1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完整版).doc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精品讲义精编.pdf VIP
- 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oc VIP
- 风电站运行规程.pdf VIP
- 四年级语文上册1 观潮 任务单.doc VIP
- 2024年广告服务居间协议.docx VIP
- 疾控结核病防治知识题库 .pdf VIP
- 电影音乐欣赏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华南农业大学.docx VIP
- LabVIEW常用中英文词汇对照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