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冒死收葬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是谁冒死收葬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是谁冒死收葬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911年,黄兴等人在广州发动的“三”起义失败,有一位同盟会会员冒着生命危险,将72位烈士的遗体收殓后葬于黄花岗。他就是潘达微。 受孙中山影响参加革命 潘达微(1880~1929),原名潘虹,字心微,后改达微,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出身官绅之家。其父潘文卿是清末武官,辞官回乡后,曾参与创办广州广仁善堂。潘达微在兄弟姐妹7人中排行第五,他少时勤奋读书,十五六岁时便能模仿古诗作画 潘达微自幼多病,因求医认识孙中山,并成为知交,深受其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救国。不久,他参加兴中会,并利用父亲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以美术活动为掩护,宣传革命,与革命派人士密切联络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后,孙中山嘱托潘达微创办刊物,鼓吹革命。潘达微遂以赞育善社的名义,筹款数千元,和陈垣、高剑父、陈树人等人在广州创办石印《拒约画报》(后改名《时事画报》),明确提出“以革命思想入画”的口号。画报虽然出版约一年后被当局查禁,但仍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影响 1907年,同盟会在广州成立支会,高剑父、潘达微分别担任正、副会长。潘达微还与高剑父、陈树人共同创办陶瓷工厂,并在广州河南漱珠桥开设“陈巨裱画店”。这些厂、店和潘达微的家成了革命党人联络的据点,是策动广州庚戌新军起义的机关之一 1908年,潘达微与陈树人、邓慕韩等人在广州创办《平民报》,这是同盟会在广州的机关报。他还兼任《七十二行商报》笔政,经常撰文抨击时弊,揭露清朝统治的黑暗 四处奔波收葬烈士遗骸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潘达微和高剑父等人利用培淑女校作为转运储存武器弹药的场所,支持革命。义军奋战一夜,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次日,殉难烈士遗骸被堆放在咨议局门前空地上,惨不忍睹。当时,南海、番禺两县知事相议,拟埋葬于大东门外的臭岗。臭岗是一个专埋死刑犯的地方,往往草草掩埋刑人尸骨,臭气熏天 潘达微闻讯后挺身而出,冒着清政府还在到处搜捕革命党人的危险,以《平民报》记者身份,跑到广仁善堂,对善董们说:“诸义士为国捐躯,纯为国民谋幸福……如此藁葬,心奚能安?且慈善事业不计谁是谁非,施棺施地,应为义所安。”善董们都被潘达微所言感动,点头称是。潘达微建议择地安葬,但大家面有难色 潘达微想起了好友江孔殷。江孔殷与潘达微是世交,当时正担任两广清乡督办,在地方上很有势力和影响。当潘达微找到江孔殷,向他提出择地安葬烈士时,江孔殷立即明确表示:“请转告各善董,此事余可力任,纵有不测,愿负全责!”尽管江孔殷当时接到命令加紧搜捕革命党人,但他却表面应付,暗地里支持潘达微 在江孔殷鼎力支持下,潘达微和各位善董四出找寻葬地。广仁善堂善董徐树棠表示,愿意献出沙河马路旁的红花岗作为葬地,并承担棺殓营葬等事 翌日,潘达微来到咨议局前的尸场,用药丸塞住鼻孔,辟除臭气,协同100多名忤工从上午11时一直忙到下午4时,总共殓葬了72位死难烈士 酷爱菊花命名黄花岗 葬殓七十二烈士,潘达微本不愿张扬,但康有为弟子徐君勉所办《国事报》披露了此事。这样,潘达微便不得不公开事实真相,他在《平民报》发表了《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一文,坦承收葬烈士遗骸是自己所为 正是在这篇文章中,潘达微将“不够浑厚的红字改成黄字”,“红花岗”从此变成“黄花岗”。据介绍,潘达微平日酷爱菊花,曾以古人“菊残犹有傲霜枝”诗句自勉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潘达微先生首先提出公祭黄花岗烈士。在他的倡导下,1912年5月15日,从南京回到广州的孙中山先生,率领各界人士至黄花岗祭悼,亲自主祭并致祭文 1913年,潘达微被执政的龙济光等通缉,逃离广州,但他念念不忘黄花岗烈士,令其子女身着白袍、骑白马,披着写有“黄花岗之子”、“黄花岗之女”字样的绶带前来祭拜 1929年8月27日,潘达微病逝于香港寓所,终年48岁。1951年8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潘达微骸骨移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北侧 摘自《百姓生活》2011年第10期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