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造纸遗产保护初探.docVIP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造纸遗产保护初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造纸遗产保护初探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造纸遗产保护初探[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藏、傣、纳西、白、彝、瑶、侗、苗、布依、土家族的一些地方还有传统的手工造纸。它们分属于抄纸法和浇纸法两大技术体系。在同一体系内,有共同的基本技术,也有本地的一些特殊技术,生产出具有自己地方性特点的纸张。从发展演变的层面看,由于受到现代工业生产纸张的冲击,传统手工造纸衰退严重。在精选最具特色的工艺作为遗产加以保护的基础上,还需要有更具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如适度补贴、收储制度等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016-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造纸的研究逐渐增多,重要的有李晓芩、朱霞、杨正文、唐立、索朗仁青、古格关文献资料和课题组成员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造纸遗产的保护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造纸的分布与特点 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西藏,对于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造纸,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有了较多的调查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大多是以某个民族、某个村寨为单位进行的研究。因此,这里主要从宏观的视野,对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造纸的分布与特点进行探讨。为此,首先从民族、造纸地点、原料、工艺特色、产品及用途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梳理,然后再进行分析 藏族:历史上藏纸的产地很多曾经出现了只要当地有造纸原料,有清澈的水源,就能进行造纸的局面。但主要在现代机械造纸业的冲击下,藏纸生产几度停止(变迁详情见下文论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尼木和德格两地恢复了藏纸生产,但效益低,处于勉强维持的状况。尼木和德格生产的藏纸工艺基本相同,主要以瑞香狼毒草的根为原料,采用浇纸法生产。生产的纸称为狼毒纸,主要用于藏文的书写和印刷。质量差的也用作印刷风马的“嘛呢纸”和包装纸 傣族:在云南傣族地区有多个地方保留有传统手工造纸,如1998年时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曼勐养,孟混镇的曼召、曼贺,2001年时临沧地区耿马县的芒团村,另外镇康县也有傣族造纸。所用原料均为构皮,工艺技术大体相同,均属浇纸法。当地傣族称这种构皮纸为“缅纸”。纸张“光洁细腻、防腐防蛀、白度很高,强度大,力撕不破”。主要用于书写傣文的佛教经书。也用于剪纸,如祭祀时用的马、象、人、牛、虎等剪纸。质量较差的也作为包装纸使用 纳西族:在元代就已有造纸业。2000年时还有多个地点保留有传统造纸工艺。如云南省丽江县的大研镇和大具乡,香格里拉县的三坝乡,维西县的塔城等地。在大具乡和三坝乡采用数种瑞香科落叶灌木的皮为原料,采用浇纸法造纸。具体工艺技术与藏族的造纸工艺相近,都属浇纸法系统,但也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纸帘极为特殊。所生产的纸一般称为东巴纸,特点是白、厚、坚韧、抗蛀性很强。主要用于书写东巴经,其次是书写契约,东巴仪式中的各种人物、动物造型以及东巴画的用纸。由于其厚而坚韧,也有作头帕的衬垫,小孩的撑腰等用途的。而大研镇主要以构树皮为原料生产构皮纸,也有以竹子为原料的竹纸。采用抄纸法生产,与汉族抄纸法属同一体系。所生产的构皮纸或竹纸一般用于汉文书写 白族:造纸业的中心在云南鹤庆县。1998年时鹤庆六合乡一带的灵地、上木禾、地基密、松园、濞龙等村庄以及丽江金江白族乡还在生产构皮纸。六合乡造纸的原料为构树皮,抄纸法生产。所生产的白棉纸匀细、洁白、轻盈柔软、绵韧、光滑利于运笔、脱墨吸水性强。主要用于书写绘画,也用于包裹、裱糊等。鹤庆的龙珠生产竹纸,所用原料有苦竹和山竹两种,也是抄纸法生产。龙珠的竹纸中的水红纸和红青梅纸以前多用于书写。现在受到机制纸的冲击,龙珠竹纸基本只作祭祀用的冥纸(也叫钱纸,下同)和卫生纸了 彝族:1998年时云南禄劝县、禄丰县都有彝族村庄造纸。在禄丰九渡彝村有8户人家造纸。以竹子为原料,用抄纸法生产竹纸。特点是没有蒸料过程,属于生料法。以前当地生产的竹纸也用于彝文写经,现在主要作祭祀用的冥纸 瑶族:1998年时云南麻栗坡县的银厂村公所也有瑶族村庄造纸,造纸技术可能是从坪寨汉族学习的。原料为吊竹、花竹、金竹等,用抄纸法生产竹纸。特点是没有蒸料过程,属于生料法。与九渡彝村的造纸方法相当接近。所生产的竹纸主要作祭祀用的冥纸 侗族:贵州黎平县茅贡乡地扪寨以前几乎家家造纸,2005年时还有4户人家造纸。原料为构皮,采用浇纸法生产。所造的构皮纸,纸张比较厚实,韧性度高,主要用作包裹和家里的遮挡物使用 苗族:贵州丹寨县石桥村石桥寨以苗族为主,杂有少数汉族,是一个传统造纸的村庄,几经兴衰变化,长期以来一直有人造纸。原料为构皮,采用抄纸法生产。(详见下文论述)所生产的纸主要分为普通纸、书画纸、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