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域信仰圈形成及其地域文化认同分析.docVIP

跨地域信仰圈形成及其地域文化认同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地域信仰圈形成及其地域文化认同分析

跨地域信仰圈形成及其地域文化认同分析摘要:两汉时期存在着若干跨地域的信仰圈。这些信仰圈以与本地域有关系的历史人物为崇祭对象。本地域的民众通过对该神的献祭、歌舞等仪式活动,实现了相互间的文化认同。汉代人神信仰在促进地域文化认同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跨地域;信仰圈;人神信仰;地域文化;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K232;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1)05-0188-05 两汉时期的民间信仰,根据信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以某神灵为中心的若干信仰圈。即信仰圈是以共同的神灵为中心所辐射的区域。信仰圈包括所信奉的共同的神灵、信仰者及祭祀中心所在等文化要素。信仰圈有不同的类型,而以历史人物或当代人物为崇拜对象所形成的信仰圈在汉代则属于比较典型的跨地域信仰圈。本文拟对以“栾公社”和“城阳景王崇拜”等人神信仰为中心所形成的信仰圈及其地域文化认同问题进行分析 一、信仰圈的形成及其地域范围 汉帝国除沿用秦朝的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汉代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与秦时相同,均为乡、里两级。从中央到郡到县到乡到里构成了秦汉时期纵向的具有统属关系的行政系统。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如果说里在秦汉社会算是一个最小的地域单位,那么由两个以上的里所波及的地域便可称为跨地域;由两个以上的乡所波及的地域也可称为跨地域。两汉时期跨地域的民间信仰圈主要指由两个郡或两个郡以上或由郡和诸侯国共同信奉的神灵为中心所组成的信仰圈,也可用来指称跨越两个县及其上的信仰圈。这种被广泛信奉的神灵可称为区域神。在此视域内,汉代为汉初名将栾布立祠祭祀和为汉初功臣刘章立祠祭祀便属于跨地域的民间信仰 据《史记》、《汉书》载:汉初名将栾布出生于梁,曾赁佣于齐,为酒人保;不久为奴于燕,曾为燕王臧荼之将;后又被梁王彭越赎以为梁大夫,使于齐;因收祠彭越首级而被抓,又被刘邦拜为都尉;孝文时又位居燕相、将军;吴、楚反,以功封为?侯。复为燕相的栾布,曾一度被燕、齐之间的百姓立为神,号日“栾公社” 至于栾布被燕、齐之间的百姓奉为神灵的原因,司马迁、班固等并未直接谈到。《集解》徐广日:“击齐有功也。”这显然不足以被奉祀。栾公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栾布之所以被人尊敬,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念旧恩,讲义气,主要体现在为彭越收敛。彭越在未显达之前与栾布交好,在其被封为梁王后,曾请求刘邦赎回受燕王臧荼谋反案牵连而被汉军所抓的已是燕将的栾布。后栾布受命出使于齐。在栾布尚未归还之际,汉统治者又借口彭越谋反而将其诛灭。由于梁王彭越对栾布曾有救命之恩,因而栾布在刘邦下令不准收视彭越之头的情况下,独自冒死罪收敛了彭越。这是义气的体现,是不忘旧恩的壮举。民众对栾布的所作所为持高度赞赏态度,在栾布死后为其立祠祭祀。二是生命力顽强。他一生坎坷,最终大难不死,高官厚禄。人们认为这样的人命硬,即使死而为鬼也很强势,故祈其福佑。总之,多种因素促成了栾布信仰的形成。不管怎样,栾布至少是燕齐两地百姓共同信奉的神灵,这是千真万确的。至于对栾布这一跨地域的神灵进行祠祀的地点究竟有多少,由于史料缺载,笔者不敢妄加推测,但据百姓号其为“栾公社”的情形看,其祠庙应为多处。对于栾布的崇拜,必将促进跨地域人们的文化认同,有利于以神灵为中心的两地文化整合的发展 相对于栾布来说,对于城阳景王刘章的信仰更属于典型的跨地域民间信仰。汉初,刘章因在灭除诸吕的斗争中有功于汉,被封为城阳王。这在《汉书风俗通义》等中均有记载。如《汉书 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诏曰:“……齐悼惠王子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有功,可王。”乃立……章为城阳王,兴居为济北王 《汉书 城阳景王章,孝文二年以朱虚侯与东牟侯兴居俱立,二年薨。子共王喜嗣……成帝复立云兄俚为城阳王,王莽时绝……始诛诸吕时,朱虚侯章功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王章,尽以梁地王兴居。及文帝立,闻朱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二年,王诸子,乃割齐二郡以王章、兴居。章、兴居意自以失职夺功。岁余,章薨…… 关于城阳景王崇拜起于何时,由于正史文献资料有限,还不能做准确的推测。但据《后汉书“军中常有齐巫鼓舞祠城阳景王,以求福助”。另外,应劭在《风俗通义 谨按:《汉书》:朱虚侯刘章,齐悼惠王子,高祖孙也……高后崩,诸吕作乱,欲危社稷。章与周勃共诛灭之,尊立文帝。封城阳王,赐黄金千斤,立二年薨。城阳,今莒县是也。自琅邪、青州六郡及渤海都邑乡亭聚落,皆为立祠。造饰五二千石车,商人次第为之,立服带绶,备置官属,烹杀讴歌,纷藉连日,转相诳曜,言有神明,其谴问祸福立应,历载弥久,莫之匡纠 这说明至少在西汉末年城阳景王信仰已成气候。倘若不是军中的大多数人信仰此神,齐巫借其行事便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响应。可以说在拥立刘盆子为帝的过程中,城阳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