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莺教授治疗手足癣经验介绍
黄莺教授治疗手足癣经验介绍关键词:手足癣;大黄甘草汤;黄莺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2-0005-02
手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手癣指皮肤癣菌侵犯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引起的感染;足癣则主要累及足趾间、足跖、足跟和足侧缘。皮损多由一侧传播至对侧,足癣多累及双脚,手癣常见于单侧,根据临床特点不同,可以分为3型: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1]。祖国医学认为皮肤浅部癣之病因,总由生活、起居不慎,感染真菌,复因风、湿、热邪外袭,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病发于脚趾,则为脚湿气;发于手掌部,则为鹅掌风,统称为手足癣[2]。黄莺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知名皮肤科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皮肤科临床、教学20余年,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各种皮肤病,尤其对中医的辨证施治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现将吾师治疗手足癣的经验介绍如下
1特色治疗
导师在临床上治疗手足癣擅长中西医结合及内外结合双重特色疗法。常选用经验方大黄甘草汤加味治疗手足癣。基础方:大黄15 g,生甘草60。加减:水疱、渗液较多时可选用乌梅20 g,五倍子20 g,枯矾10 g加强收敛之功;糜烂、浸渍严重时加用金银花30 g,漏芦根30 g,重楼20 g,贯众15 g,老鹳草15 g,仙鹤草15 g,土茯苓30 g,薏苡仁30 g加强清热解毒除湿之功;皮损干燥,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易发生皲裂时可选用黄芪30 g,当归30 g,黄精20 g,制何首乌30 g,红花10 g,地骨皮15 g,赤白芍各20 g,生地15 g,陈艾叶20 g,苍术20 g加强滋阴养血、活血润肤之功。瘙痒明显时可选用苦参30 g,蛇床子30 g,大风子15 g,蜂房10 g,百部10 g,全蝎10 g以加强杀虫除湿止痒之功。皮损冬天加重时可选用肉桂10 g,干姜10 g,川乌10 g,草乌10 g以加强温经祛寒之功。用法:水煎外泡,温度以37 ℃左右为宜,每次浸泡30 min,每日2次,泡完后待其自然晾干,之后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若皮损肥厚可酌情封包。若渗液明显可在外用药物之后扑粉以加强燥湿之功;若指(趾)间糜烂可使用棉球隔开,使得通风透气以防止继发感染;若皮损肥厚可配合液氮冷冻等物理疗法。必要时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药物。若继发细菌感染时应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若继发癣菌疹时应在积极治疗活动病灶的同时进行抗过敏治疗
2防护兼顾
手足癣除了及时治疗之外,同时还要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脚部的清洁干燥,勤换鞋袜;不要混用拖鞋、浴巾、擦脚布,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防止鞋柜传染脚气。应避免酸碱物质对手足部皮肤的损伤,同时应避免搔抓,防止足癣继发手癣,一旦患上手足癣要及时、正规、彻底地治疗
3验案举隅
患者,女,63岁,因“手足部皮肤反复水疱、浸渍、干燥、皲裂1 a,加重2周”于2010年6月7日就诊。患者病史1 a,病情反复,治疗效果不佳,查体可见手足部皮损干燥、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皲裂。诉疼痛明显,轻度瘙痒。舌质淡红,少苔,脉细弱。真菌检查阳性。诊断为角化过度型手足癣。患者久病多虚,皮损局部辨证可见皮损干燥、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皲裂,实为血虚风燥,余毒未清之象。结合舌脉当辨为血虚风燥证,治以养血润肤,杀虫止痒,清解余毒。外洗方:大黄15 g,生甘草60 g,黄芪30 g,当归20 g,生何首乌30 g,地骨皮15 g,黄精20 g,老鹳草30 g,仙鹤草30 g,王不留行30 g,漏芦根30 g,白芍20 g,大风子10 g,蛇床子30 g。上方水煎外泡,每日2次,后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搽,并用保鲜膜封包1 h左右。1周后复诊,患者诉疼痛明显减轻,已无瘙痒,皮损干燥缓解,上方去老鹳草、仙鹤草、王不留行、漏芦根,加生地黄30 g,红花15 g,苍术15 g,继续水煎外泡4周后皮损基本消退,临床治愈
3讨论
大黄甘草汤出自《金匮耍略》,是著名医家张仲景治疗胃肠实热呕吐的方剂。全方仅由大黄、甘草2味药组成。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消痈祛瘀,推陈出新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其外用可抗感染,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同时兼具有止血之功。甘草性味甘平,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其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浸膏和甘草甜素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二者配伍泻中寓补,苦寒与甘平相结合,抗菌消炎全面兼顾。黄莺教授按皮损局部辨证,将此名方加减化裁,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考虑到皮质类固醇在皮肤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重用甘草,取得满意疗效[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编译原理(国防科大)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直播培训课件图片.ppt VIP
- 外刊经贸知识选读全部课文翻译.pdf VIP
- 医药公司温湿度监测系统更换专项内审(包括计划、检查记录、内审报告).pdf VIP
- 2026年中国农业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指向素养发展的物理课堂转型与重构.pptx VIP
- 设计基础:色彩构成的表现形式与应用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年产5000吨青霉素原料药工厂发酵车间的设计.docx
- 学堂在线软件安全:漏洞利用及渗透测试(南开)期末测试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