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苦荞麦脱壳方法的试验.pdf
2 0 0 7年12月 农 业 机 械 学 报 第38卷第12期
苦荞麦脱壳方法的试验
孙晓靖 杜文亮 赵士杰 赵卫东 刘艳辉
【摘要】 为了解决苦荞麦的脱壳问题,采用砂盘式、浸湿一砂盘式和浸湿一橡胶盘式脱壳方法,就影响脱壳的因
素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浸湿一橡胶盘式脱壳方法对苦养麦进行脱壳,在浸水时间为7 min、水的温度
为25℃、磨盘间隙为2.7 mm、磨盘转速为1 092 r/min时,其整、半仁率可达55.3 。
关键词:苦养麦 脱壳 试验
中图分类号:$226.4;$517 文献标识码:A
碎,从而与仁脱离。苦荞壳韧性强,挤压和碰撞很难
引言
使荞壳破碎,另外荞仁的脆性大,在挤压力和碰撞力
苦荞麦(tartarian buckwheat)简称苦荞。由于 的作用下很容易破裂,所以挤压法和碰撞法不适合
苦荞的特殊营养价值,对其利用与开发有了长足的 苦荞脱壳。揉搓法是机械脱壳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
进展。因苦荞独特的物理特性,作为苦荞利用与开发 法,它是利用高速转动的磨盘等产生对谷物外壳的
的关键工序——脱壳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 揉搓作用力,来实现脱壳。
决[1卅],严重影响了苦荞的综合利用。为给苦荞的后
3 脱壳方案的试验验证
续深加工提供理想的原料,开展苦荞的脱壳研究具
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基于上述各种脱壳方法,本试验对苦荞的物理
特性进行了观察,采用了3种方案进行脱壳试验。
1 苦荞的物理特性 试验样品及仪器为:苦荞(直径3.6~3.8 ram),
苦荞籽粒为长卵状三棱形,有3条沟,沟从果实 脱壳机、变频调速仪、圆孔筛、温度计、秒表、容器
的萌发孔至基部,千粒质量18--22 g,苦荞壳韧性很 (4 000 mL)、转速仪、卡尺、天平、塑料袋、恒温干燥
箱。 ’
强,而且紧贴荞仁,仁的脆性较大且有3条沟,基于
采用机械脱壳方式时,谷物对脱壳工作区域的
苦荞这样的物理特征,用现有的工艺及脱壳机,很难
间隙、脱壳力的大小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脱壳
对其有效脱壳。
前要对苦荞进行分级。试验的指标为:整、半仁率。每
2 脱壳方法 次脱壳试验前,保证脱壳机内无任何杂物,并且每次
试验喂完苦荞后,机器应继续运转20 s后方可停
常用的脱壳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机械法。化学
机。整、半仁率的测量:脱壳后用2 mm孔径的筛子
法主要是将待脱壳的谷物浸入溶液中,用溶液来软
把脱完壳的苦荞分级并记录筛上物和筛下物的质
化外壳并溶去一部分外壳,然后再利用机械方式脱
量,定义筛下的苦荞仁为破碎仁,筛上的为整、半仁,
去外壳,这种方法容易使仁中残留化学药剂。机械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