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酶工程-酶的发酵生产.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酶的发酵生产 第一节 酶生物合成的基本理论 一、中心法则 二、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二)转录 (三)RNA聚合酶 (四)转录的起始 (六)转录的终止 (七)RNA前体的加工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第二节 酶的生物合成法生产 一、基本概念 酶的生物合成:所有的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产生多种多样的酶。酶在生物体内的产生过程,称为酶的生物合成。 酶的生物合成法生产:经过预先设计,通过人工操作控制,利用细胞(包括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产生人们所需要的酶的过程。 二、酶的生物合成法生产种类 优良的产酶细胞应具备的条件 1.繁殖快,产酶量高,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 2. 能在便宜的底物上良好生长。 3. 产酶性能稳定,菌株不易退化,不易受噬菌体侵袭。 4. 产生的酶容易分离纯化。 5. 不是致病菌及产生有毒物质或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的微生物,才能确保酶生产和应用的安全。 1. 大肠杆菌 2. 枯草芽孢杆菌 3. 链霉菌 四、产酶菌种的筛选方法 胞内酶:含菌样品的采集→菌种分离→产酶性能测定→复筛 五、酶的发酵生产方式 1.固体培养发酵 2. 液体深层发酵 3. 固定化细胞 4. 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 第四节 发酵工艺的条件及控制 一、细胞活化与扩大培养 二、培养基的配制 三、pH调节 四、温度的调节控制 五、溶解氧的调节控制 六、微生物产酶的方式及特点 七、提高酶产量的措施 八、酶发酵动力学 (二)各种酶生物合成模式的特点 第五节 动、植物细胞发酵产酶 一、动植物细胞的特点 二、植物细胞发酵 (二)植物发酵产酶的工艺条件控制 三、动物细胞的发酵 动物细胞连续培养 微生物发酵产酶 植物细胞培养产酶 动物细胞培养产酶 特征: 细胞成杆状,0.5μm*(1~3) μm,无芽孢,G-,菌落从白色到黄色,光滑闪光,扩展。 产酶种类:一般生产胞内酶 谷氨酸脱羧酶,天冬氨酸酶,苄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研究用酶等 三、酶发酵生产常用的微生物 特征: 细胞成杆状,(0.7~0.8)μm*(2~3) μm,单个,无荚膜,周生鞭毛,运动,G+,菌落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带黄色。 产酶种类: α-淀粉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碱性磷酸酶等 特征: 最高等的放线菌。有发育良好的分枝菌丝,菌丝无横隔,分化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65孢子丝。孢子丝再形成分生孢子。孢子丝和孢子的形态、颜色因种而异,是分种的主要识别性状之一。 产酶种类: α-淀粉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碱性磷酸酶等 4. 黑曲霉 特征: 属于半知菌亚门, 菌丝有隔,细胞多核;部分气生菌丝细胞形成特化的厚壁、膨大的足细胞,由足细胞的中间稍呈垂直地向上延长,形成分生孢子梗。 产酶种类: 糖化酶、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等 特征: 属于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梗基部无足细胞,孢子梗顶端不膨大成囊,而是多次分枝形成扫帚状,小梗末端形成分生孢子。 产酶种类: 葡萄糖氧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 5. 青霉 ①固体培养法:把菌种接人固体培养基中,保温数天,用水或缓冲液浸泡培养基,将酶抽提,测定酶活力,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霉菌. ②液体培养法:将菌种接人液体培养基后,静置或在摇床上振荡培养一段时间(视菌种而异),再测定培养物中酶的活力,通过比较,筛选 胞外酶: 保藏细胞 细胞活化 细胞扩大培养 发酵 分离纯化 酶 原生质体 培养基 固定化原生质体 固定化细胞 预培养 无菌空气 酶发酵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 细胞活化:保藏细胞在使用之前必须接种于新鲜的斜面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以恢复细胞的生命活力,这就叫细胞的活化。 种子培养基:用于细胞扩大培养的培养基。 氮源丰富 碳源少 温度、pH、溶解氧 接种量:1~10% 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用于细胞培养和发酵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素 1.细胞发酵产酶的最适pH与生长最适pH值往往不同,通常接近于该酶反应的最适pH。 2.有些细胞可以同时产生多种酶,通过控制培养基的pH,往往可以改变各种酶之间的产量比例。 3.培养基的pH在细胞生长繁殖和代谢物产生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变化。 1.细胞发酵产酶的最适温度与最适生长温度有所不同,而且往往低于最适生长温度。 2.有些酶的发酵生产,要在不同阶段控制不同的温度条件。 调节溶解氧的方法: (1)调节通气量 (2)调节氧的分压 (3)调节气液接触时间 (4)调节气液接触面积 (5)改变培养基的性质 1.固体培养发酵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麸曲中酶浓度较高、适合霉菌培养发酵 缺点:劳动强度大、原料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 2.液体深层发酵 3.固定化细胞 4.固定化原生质体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