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扫描探针显微镜ppt
主要内容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产生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原理与特点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应用 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我校SPM简介 SPM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 发展史 1981年IBM公司G. Binning和H. Rohrer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1986年获诺贝尔物理奖。STM使人类第一次跨入原子世界,直接观察物质表面的单个原子。 1985年G. Binning在STM的基础上发明原子力显微镜(AFM) 随后又相继发明了 力调制显微镜 (FMM) 相位检测显微镜 (PDM) 静电子显微镜 (EFM) 电容扫描显微镜 (SCM) 热扫描显微镜 (SThM) 近场光隧道扫描显微镜 (SNOM) 等等 重要意义:SPM可操纵单原子、单分子技术,能使人类从目前的微米尺度对材料的加工跨入到纳米尺度、原子尺度,完成单分子、单原子、单电子器件的制作,也可移动原子,构造纳米结构 原子、分子操纵示意图 1990年,美国圣荷塞IBM阿尔马登研究所D. M. Eigler等人在超真空环境中,用35个Xe原子排成IBM三个字母,每个字母高5 nm,Xe原子间的最短距离为1 nm。 1992年又成功移动了吸附在Pt表面上的CO原子。1993年成功移动48颗Fe原子排列成圆形,实现原子操纵技术。 科学家把碳60分子每十个一组放在铜的表面组成了世界上最小的算盘。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加工技术在石墨表面通过搬迁碳原子而绘制出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 SPM基本原理示意图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理 原子力显微镜(AFM)原理 力调制显微镜 (FMM)原理 相位检测显微镜 (PDM) 原理 其他几种SPM原理 其他几种SPM原理 2、可实时地空得到实时间中表面的三维图像,可用于具有周期性或不具备周期性的表面结构研究。 应用:可用于表面扩散等动态过程的研究。 我校测试中心SPM 基本情况 仪器型号:NanoScope?Ⅳ 生产厂家:美国Veeco? 工作方式:接触模式、轻敲模式 功能:静电力模式、磁力模式、扫描隧道模式、摩擦力模式 主要配置:配有液体样品池,可用于分析液体环境中的样品; 配有加热台,控温范围:室温~250℃。 主要技术指标 最大平面扫描范围:125?μm?×?125?μm; 最大垂直扫描范围:2.5?μm; 最高水平分辨率:0.1?nm; 最高垂直分辨率:0.01?nm。 主要用途 材料表面形貌、相组成分析; 材料表面各种缺陷、污染情况分析; 材料表面力性能研究; 材料表面电、磁性能研究。 思考题 请写出常用的其中四种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名称,分别简单叙述它们的测定原理。 答: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力调制显微镜 (FMM)、相位检测显微镜 (PDM)。 它们的测定原理如下: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应用 用于研究物质的动力学过程 Continuous AFM height images of melt-crystallized poly[(R)-3-hydroxybutyric acid ](PH3B) thin film before (A) and during (B-F) enzymatic degradation by PHB depolymerase from Ralstonia pickettii T1 at 20℃ [9] 检测材料的性能 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应用 Schematics of the AFM experiment. (a) The AFM tip is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the graphitic aggregate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silicon substrate. (b) During the approach period, several graphitic aggregates may become attached to the tip through a network structure and be s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红色革命文化-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复习之主题素材积累与运用.pdf VIP
- 中国传媒大学《微视频创意与制作》课件-微视频创意与制作-PPT-微视频创意与制作(第一章).pptx VIP
- 事故救援应急响应专项预案事故救援应急响应专项预案.doc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千级无尘室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深度解析《GBT 44037-2024焦炭溶损率及溶损后强度试验方法》.pptx
- 2025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速记口诀.pdf
- 2025年中国吸顶式车载显示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氧化物知识小结 “三表一图”(二)天津版.doc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周(草原-丁香结)达标测评卷 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