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共生真菌2010.5
第十二章 共生真菌与真菌病毒 第一节 地衣 1 地衣的生物学特性 2 地衣共生体相互作用 3 地衣的分类 第二节 菌根 1 外生菌根 2 VA菌根 3 兰科菌根 第三节 昆虫共生真菌 第四节 真菌病毒 1 病毒的结构 2 病毒的结构 3 病毒对寄主真菌的影响 要点 1、名词:共生真菌、外生菌根、内生菌根、VA菌根、真菌病毒、地衣、兰科菌根、菌鞘 2、地衣的营养体有几种类型,结构是什么? 3、地衣的附属物有哪些? 真菌共生现象:一些真菌与其他活的有机体形成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地衣: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的生物体 菌根:真菌与维管束植物共生形成的生物体 一、地衣体的组成和营养关系 Component:one fungi to one alga or one to two but few 少数为1种真菌2种藻类共生 The fungal component is commonly an ascomycete, but several basidiomycete lichens are known. imperfect fungi are few(多为子囊菌,少数为担子菌,极少数为半知菌) The fungal hyphae provides most of the lichen’s mass and gives it its overall shape and structure.(真菌为地衣的主要成分,决定地衣的形状) The algal component usually occupies an inner layer below the lichen surface.(藻位于地衣的内层) 藻类种类:原核藻类的蓝藻——念珠藻;真核藻类的绿藻—共球藻、橘色藻 营养关系:互惠共生 真菌包围藻类细胞,并决定地衣体的形态 二、地衣的结构 1、异层型基本地衣结构 分为三层:皮层,藻层、髓层 皮层:上皮层和下皮层(拟薄壁组织和色素) 藻层:参与地衣共生的藻细胞 髓层:下皮层和藻层之间 2、地衣的附属物 粉芽(soridium):散布在地衣表层的一层微小的颗粒状粉末。是分裂出来的菌丝缠绕的藻细胞群; 裂芽(isdium):地衣上表层局部升起形成的球形、圆柱形的小突起; 地衣瘿(cephalodia):地衣体表的小瘤。 杯点(cyphellae):一些周围界限分明、结构精致而美观的小凹穴。 壳状:紧贴在岩石、树皮和土表等基质上,无下皮层结构,菌丝直接伸入基质,很难剥离;占全部地衣的80%,在岩石表面呈现不同色彩。 叶状:下面有菌丝束形成的假根或脐,将地衣固着在基质上,易采下。 枝状:树枝状或须根状,直立或下垂。 四、地衣体的结构 异层地衣:上皮层(紧密菌丝)、藻胞层(藻类细胞)、髓层(疏松菌丝)、下皮层(紧密菌丝)。 同层地衣:藻类细胞和菌丝混合交织,不集中排列为一层。 五、地衣型真菌的独特性 在形态学方面:杯点、假杯点、粉芽、裂芽、小裂片及衣瘿等。 在化学方面:具有一些列其他生物所不具有的次生代谢产物。 在生长方面:表现为其生长特别缓慢和人工难以培养。 此外,地衣型真菌的独特性在生理学与营养、生态学与演替等方面都有很突出的表现。 六、地衣的繁殖 营养繁殖:菌、藻共同进行;地衣体部分断离,产生粉芽、裂芽等。 无性生殖:菌、藻分别进行;菌类多产生分生孢子。 有性生殖:仅真菌进行;产生子囊孢子、担孢子等。前地衣阶段、初生地衣阶段 七、地衣的分布 分布很广,裸露的岩石表面、树皮、地表、高山带、冻土带,南、北极等处。 对SO2敏感,可作为大气污染的监测生物。 地衣生长的环境恶劣,真菌和藻类都无法单独生存。 八、地衣的分类 子囊衣纲(Ascolichens):松萝属、梅衣属、 石蕊属、文字衣属等。 担子衣纲(Basidiolichens):扇衣属等。 不完全衣纲(Lichens imperfecti):地茶属等。 九、 地衣型真菌在生物系统学中的地位 地衣型真菌最根本的性状:共生。 一方面,他们只有在同相应藻类或蓝细菌处于互惠共生中才能在自然界生存下来; 另一方面,他们在许多方面所显示的不同于一般真菌的一系列独特性状可能是共生的结果,更可能是这些专化性真菌所固有的特性。 在生物分类学奠基人林奈的生物二界系统中,地衣作为一个属与苔藓、藻类一起被置于植物界中的“藻目”。 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Schwendener等揭示了地衣的菌藻二元性。 1890年,芬兰的Vainio将地衣置于子囊植物门。 虽然在本质上地衣属于真菌,并称之为地衣型真菌,但由于地衣的独特性以及长期以来真菌也被视为植物,因此人们仍习惯于将地衣与真菌分开,并将其列于植物系统中的孢子植物的研究范围之内。 Whittaker提出生物五界系统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朝阳市大扁杏发展现状及管理对策.doc VIP
- 在线网课学堂《舰艇操纵与避碰》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第1课第一框第二目+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案)【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docx VIP
- (高清版)-B-T 786.1-2021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 图形符号和回路图 第1部分:图形符号.pdf VIP
-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 VIP
- GB 51044-2014(2017年版) 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ocx VIP
- 钻井液及的滤失性.ppt VIP
-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必备规范.doc VIP
- 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全学期带内容模板).docx
-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