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央与地方协力伙伴关系之分析
﹒ 公共行政學報 ﹒ 第三十一期
E‘自動種對軍••
民98年6月頁49-100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中央與地方協力夥伴關係之分析
一以台中縣潭子段旱溪整治工程為例
李長晏、林煥笙
《摘要〉
二十一世紀將是協力治理的時代 。 在經濟、社會以及文化過程逐漸融
入全球化的同時,協力的概念一直在府際關條之治理視野中,扮演著舉足
輕重的角色 。
這篇文章企圖透過協力合作管理 (col1aborative management ) 或協力
治理 (collaborative govemance) 的方式,以台中縣潭子段旱溪整治工程
為例,重新建構或組織一種嶄新的府際關條 。 為了回答前述研究議題,本
文在研究方法上,擬採行文獻分析與深度訪談之個案研究,用以歸納分析
旱溪整治工程成功與失敗的決定性因素,並建構一套評估標準 。
在研究結論上,本文發現五個其有理論辯證和經驗研究的影響府際關
條問協力的因素,即 r 共同目標的認知」、 「 本位主義的拋除J r 對話
平台的}II頁暢」、 「 財政誘因的引導」以及「互信關餘的建立」等 。 並據此
投稿日期: 97 年 7 月 23 日;接受刊登日期: 97 年 12 月 28 日 。
. 本文初稿曾發表於 2008 年 5 月 25 、 26 日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主辦之 r 2008
TASPAA 夥伴關條與永續發展」 國際學術研討會。 作者戚謝台北大學行政暨政策學~呂
育誠教授的評論以及匿名評審寶貴意見 , 作者特此致謝 。 若本文有錯誤與不妥之處,仍
由作者自行負責 。
* 李長晏為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副教授, e-mail: changyen@dragon.nchu .
edu.tw; 林煥笙為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生, e-mail: tusyoshilin @
gmail. com 。
.49.
﹒公共行政學報﹒ 第三十一期 民98年6月
提出 í 建構地方策略性夥伴關于在小姐」、 「設立有效的標竿學習模式」
與 「 打造協力治理網絡課責機制」等三項政策建議 。
[關鍵詞] :府際關條、協力合作管理、協力治理、河川整治
t重=-‘=
宣 \ 目U c:J
近年來社會面臨資訊科技環境急速的變遷 、 全球化趨勢的漫延及大量公部門所
委外的民營化政策紛紛出籠 , 國家的角色與政府的功能必須面對嚴峻的挑戰與轉
型,並隨之帶動起中央與地方政府 ,地方與地方政府在府際關係上的重組與變革 。
以組織而言 , 不管是中央與地方政府或其他私部門與非營利組織 , 彼此是置身在一
個複雜與交錯縱橫的環境系絡體系當中 。 然而,組織間也會面臨各種問題,如跨領
域的組織目標,政經環境變革等 ,同時,為了因應公民個人及社會團體對於公共服
務的需求日益增加,都在在顯示出跨組織間合作的必要,因而創造出一種嶄新的地
方治理體制 ( local govemance regime ) ,在這樣的治理系絡之下,確實對一國公私
部門的關係 、 政府在社會與經濟中的角色、政府改革的視野 , 政府的治理型態等產
生一套新秩序的規範 、 制度與價值 。 同時,也讓府際關係(Intergovemmental Rela-
tions
, IGRs ) 的運作面臨挑戰與轉型的啟示 , 因而亟思中央與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
彼此之間互動型態的變革 ( OECD, 1999, 2001 ; Goss , 2001; Sullivan Skelcher,
2002 ;劉坤億 , 2003 ; 呂育誠, 2004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