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学案1 人民版选修1.docVIP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学案1 人民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学案1 人民版选修1

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千古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对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施行“新政”。你知道范仲淹实施“新政”的主要原因吗? 提示:“三冗”为代表的财政危机,阶级矛盾激化的政治危机,辽、西夏威胁造成的边境危机,共同构成的统治危机。 课标要求: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一、北宋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 1.财政危机 (1)原因: ①军队数量增多:北宋政府每逢灾年就把大量____________编入军队,还从全国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同时,为应付____________、西夏的侵扰,又在边塞大量屯兵,以至兵丁的数额年年增加。 ②官僚机构臃肿:北宋朝廷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____________制,每年又通过科举考试和________赏赐大量授予官职,造成北宋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 ③统治者奢侈腐化:北宋大兴土木,皇室开支不断增大。 ④岁币负担沉重:北宋政府每年向辽和____交纳“岁币”。 (2)表现:冗官、冗兵、冗费,使北宋的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到________时期已经入不敷出。 2.政治危机 (1)原因:北宋王朝________土地兼并,使北宋中期大量的土地被官僚和豪强地主兼并。他们变相增加苛捐杂税,压榨农民。 (2)表现: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和北宋统治集团的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士兵起义给北宋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 3.边境危机 (1)原因: ①为加强中央集权,北宋政府的军事部署实行“______”的政策。禁军有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削弱了边防力量。 ②为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统治者将____频繁调动,形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极大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表现: ①北部边境:宋太宗时曾两度对辽用兵,企图把契丹势力驱逐出长城,但都归于失败。从此,北宋采取________的方针;1004年,宋军虽然在____打了胜仗,但后来却订立了“澶渊之盟”。 ②西北边境:在抵御西夏的战争中大多失利,北宋被迫议和。 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对内不能平息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对外无力抗击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北宋统治岌岌可危。这是北宋中期迫切需要改革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背景 (1)北宋在对西夏的战争惨败后,社会危机迅速加深。 (2)________、富弼、欧阳修等有名望的大臣纷纷要求宋仁宗改革弊政。 (3)宋仁宗采纳了范仲淹等人在《____________》奏折中的大部分改革建议。 2.概况 (1)范仲淹改革的中心问题是________。 (2)激进的改革措施遭到了官僚贵族的反对和诽谤,宋仁宗对改革的态度也逐渐动摇,于1045年下诏废止新法,改革夭折。 (3)影响:改革虽然夭折了,但它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________的序幕。 庆历新政是王安石变法的前奏曲。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财政危机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士大夫要求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一场更大规模、更为深刻的改革呼之欲出。 一、1.(1)流民 辽 一职多官 恩荫 西夏 (2)英宗 2.(1)纵容 3.(1)守内虚外 禁军 (2)被动防御 澶州 二、1.(2)范仲淹 (3)答手诏条陈十事 2.(1)整顿吏治 (3)变法改革 【问题1】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南移;另一方面,在官僚体制上的改革又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请你说说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提示: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是北宋中期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理解这一问题,能够从更深层次认识北宋中期出现的社会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探究要点:(1)社会矛盾激化: ①北宋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纵容地主阶级兼并农民的土地,使北宋中期大量的土地被官僚和豪强地主兼并。他们变相增加苛捐杂税,拼命压榨农民。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政府不断增加赋税,中小农户的赋税沉重。在地租、高利贷和官府赋役的重重盘剥下,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士兵起义给北宋统治阶级以强烈震撼和沉重打击。 ②北宋始终面临着辽和西夏的威胁,辽、西夏和北宋之间征战不已。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 ③改革派和保守派争执不已,引发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①北宋之初,朝廷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制,每年又通过科举考试和恩荫赏赐的方法授予官职,造成北宋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同时,政府奉行养兵政策,每逢灾年就把大量流民编入军队,还从全国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同时,为应付辽和西夏的侵扰,又在边防大量屯兵。军队、官员数量的激增必然促使财政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