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庄养生心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心理保健.doc
老庄养生心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心理保健
摘要:老庄重身贵生的养生智慧为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和谐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对于现代人心理健康保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老庄的养生思想,加强自己的心理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心理失衡时的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实现自我完善。
关键词:老庄 养生思想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是否缺失应有的生命意识教育,的确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思。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老庄养生智慧高扬生命大旗、重视身心保健以达成心理的和谐,主张超脱名利之外、以独立逍遥的态度来面对挫折,从而实现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正是当代大学生加强自我心理保健树立生命意识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珍视生命,保持和谐健康的心灵世界
受社会上各方面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成功是建立在物质功利基础上的功成名就,这使得大学生的成就感和成功观在多重文化渗透的今天失去了应有的平衡。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社会的要求、家长的期盼就成了很多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严峻的职业压力使得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忧虑的问题。大量的失业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会对社会构成冲击。有研究认为,即使在基本生活尚有保障的情况下失业达到6个月,人们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再加上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困难或者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失业者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感。特别是对于那些积极追求成功、急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大学生来说,在追求人生成功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失去宁静,失去耐心,出现空虚、孤独、痛苦、抑郁、绝望。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急于追求成功的心理让一些大学生的内心变得浮躁,压力越大,最后发泄出来的力量就越大,可能一言不和甚至一个眼神就可以成为愤怒的导火索,引发激烈的争吵,甚至造成暴力伤害。尤其对于积极营造成功人生的大学生来说,可以借鉴老庄的养生思想,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珍视自己的身体生命,在不断努力攀登的路上。能不因身外之物、一己私利丧失人的自然真性,从物欲追求中回归到自然中陶冶情操,从物欲的世俗困扰中超脱出来,在困难挫折中求得心理平衡,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一份宁静、超然的心境,从而消除忧虑、烦恼和恐惧,并使心灵得到充分的和谐,维持心理的健康与平和。
老庄养生思想强调珍视生命的存在,反对心为形役,注重内在的精神生命及其境界,要求形神合一、不相分离。主张以超然物外而逍遥自得的心态,超越世俗对所谓物质名利、事业成功的追求,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达成身心的和谐统一,使生命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与自由。老子的重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重视,而是将“身”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在身与名、身与利、身与天下的价值对比中,老子的价值尺度是指向前者的,“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老子对“生”的态度可概括为珍惜生的状态,希翼生的永恒。“老子的珍生倾向同其贵德重身意识一样,反映了他对生命存在的珍重,是其生命本位观的具体体现”,体现了老子的人生智慧中的升化方法,即否定现实目标的价值,消除失败感,并将各种欲求诉诸于对生命本身的追求,这无疑从很深的层面上消除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庄子继承了老子重身贵生的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了养护生命之道,认为一个尊重生命的人应该爱惜生命,不论贫贱富贵,只要顺其自然,就能达到心灵的恬静宁和。庄子视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反对轻视生命,反对一切有损生命的事情和行为,甚至认为人们不应该为追求无限的知识而损伤自己的生命,以生命追求无限之知识实不可能,且危及生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老庄主张“贵生”,认为人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反对人被名或货所累,认为一个人若是过分地关注名誉、货利,就一定要付出巨大的精神和身体的耗费,即所谓“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主张“全身”,“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所谓全身而退,以避免祸害,善于养生的人处处小心,要勇于抽身引退。庄子与老子一样贵生,他认为人要想成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的真人。首先必须善于“全生”。庄子提出“无用之用”的全生法。《庄子?人世间》篇中用一个杨树“以无用求大用”的例子对此作了生动的注解:一株不材之木,而正因为它无材可用。才无人砍伐,它由此才得以全生全寿。没有健康的身体条件,就没有健全的心理状态,这符合现代的心理卫生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挖掘老庄的养生思想,就很有现实意义。老庄养生思想认为一个尊重生命的人,就应该懂得如何养护生命,珍惜生命中的所重,即心灵的自由。“正是道家的境界之道和儒家的伦理之道构成了中国人进退自如、和谐理想的自足自恰的人生之道”。顺境里从儒学吸取进取的力量,逆境里从道家寻找安抚心灵的妙药,精神皆有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