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腾挪跌宕,异彩纷呈.doc
腾挪跌宕,异彩纷呈
摘 要: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共含491篇短篇小说,主题不一,人物形象各异,但无一例外地在思想、艺术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把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推向顶峰。而《聊斋》更是以塑造了各色人物、花妖狐魅而著称,其中人物出场各有不同,章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就针对《聊斋》各类人物出场方式加以透视。
关键词: 聊斋志异 人物出场
蒲松龄汲取古代志怪小说和传奇小说的艺术特点,在《聊斋志异》近500篇的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一个花狐妖魅的传奇世界,借它们之口来批判现实,寄寓理想。“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蒲松龄《聊斋自志》)[1]。《聊斋》贯穿着揭露社会黑暗、抨击科举制度、歌颂男女爱情等主题思想,“用传奇法,而以志怪”[2],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变幻莫测,而叙述井然有条,语言简洁,风格清新,在清初文坛独树一帜,把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推向了新的高峰。
《聊斋》的人物塑造鲜明生动,极富艺术性,或刻画心理,或展示行动,或描述语言……所谓小说,即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以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为三要素,因而人物刻画和塑造在小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出场又可谓是塑造人物的原点,以适当的形式让人物悉数登场,更能增添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性。《聊斋》中,人物出场方式多样,各具特色,而又各具艺术魅力。
其中最常见的是以“要言不繁,单刀直入”为主要特色的出场形式。例如,《劳山道士》的开头:“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仅用九字,介绍了人物姓氏、排行、籍贯、出身等情节,语言简练而概括。再如,《聂小倩》:“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这段开篇之语则把宁采臣慷慨、正直的性格加以展现,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孔生雪笠,圣裔也。为人蕴藉,工诗。”(《娇娜》)“乔生,晋宁人。少负才名。年二十余,犹偃蹇。为人又肝胆。”(《连城》)“张鸿渐,永平人。年十八,为郡名士。”(《张鸿渐》)……
蒲松龄惯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开篇便交待人物姓名、籍贯、身世、性格等诸多信息,明显受到了传记文学传统写法的影响。开门见山的人物出场一方面开章明义,让读者第一时间便认识了小说主人公,另一方面符合了短篇小说的文体特点,节省下很大笔墨来铺叙后面的故事情节。这一类的人物开场往往出现于小说男主人公身上,由男主人公率先登场,再展开随后的情节发展。但类似的出场形式在全书中不断出现,虽各有侧重,或家世或品行,但仍显出程式化的特点,缺乏生动性。
相较之下,《聊斋志异》中众多女主人公的出场更为多样和更具艺术。白居易的一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尽显人物神韵,辗转缠绵之处道尽了艳丽的情态,成为人物出场描写的佳作。而《聊斋》中《白秋练》一篇也可谓是此类出场的代表:“辄见窗影憧憧,似有人窃听之……有人徘徊窗外,月映甚悉……移灯视女,则病态含娇,秋波自流。略致讯诘,嫣然微笑……”慕生初瞥见窗影不以为意;第二次在月色下急急打了个照面,“十五六倾城之姝”,而后又一瞬而逝;接下来应该开始的第三次会面,蒲松龄却出其不意地让白秋练的母亲猛然出现,在文中设置了种种悬念;正当读者好奇不已之时,白秋练正式登场,有了前文其母粗横的对照,她俨然是一位楚楚可怜情态娇媚的少女。百转千回之后的骤然登场,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幕幕紧凑,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而之后她对慕生的第一句话便是“为郎憔悴却羞郎”,要求慕生为她读诗,又尽显其热爱诗歌的一番风雅情怀,娇羞可爱。
《青凤》一篇中的青凤与《聊斋》中其他花妖狐媚女子颇有不同,青凤的身上更具大家闺秀式的羞怯和柔弱。而青凤的出场也是千呼万唤,缓缓而至的:“……右一女郎,才及笄耳……审顾之,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瞻顾女郎,停睇不转。女觉之,俯其首。生隐蹑莲钩,女急敛足,亦无愠怒……媪见生渐醉益狂,与女俱去……”初只见轮廓,后终识其艳丽姿色,但又忽而退场了。那一“俯首”尤其精妙!闺秀般的情态跃然纸上,“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就是在《红楼》中,黛玉和宝玉的嬉笑打闹或吵架道歉中,也常常出现低头这一动作。
与千呼万唤终才露面不同的是,有些人物则是在另一人物或另一事件的牵引之下飘然而至的。《聂小倩》一篇中,小倩在两位妇人的交谈中缓缓出场;《娇娜》一篇中娇娜的出场则更是一环扣一环,用大量情节和人物进行了铺垫――由孔生引出皇甫公子,由皇甫公子引出香奴,香奴触动了孔生的感情,由此又引起了孔生的一场大病,病需医治,因而这才让“娇波流慧,细柳生姿”的娇娜慢慢登场。层层铺垫使得人物出场极为自然,也使得小说情节更为紧凑。
同样身为花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