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近看石钟山.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远观近看石钟山.doc

远观近看石钟山   1997年开始,石钟山开始创作“父亲系列”小说,从《父亲进城》《父母大人》到《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一共创作了11部中篇,两个短篇。根据他的“父亲系列”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开创了当年收视高峰。《激情燃烧的岁月》堪称经典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作为原著的石钟山自然功不可没,是他提供了这种经典的文学基础;也正是因为这两部电视连续剧,让他真正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认识石钟山始于1990年,那时他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已半年有余。这一年,可以说是石钟山在文学上的发韧之年,先是在《十月》第二期发表了中篇小说《大风口》,然后在《上海文学》第8期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处女作《兵舍三味》,这两部作品一经发表就受到了圈内人士的好评。《大风口》获得了两年一届的《十月》文学奖,《兵舍三味》获得了两年一届的《上海文学》小说奖。当然,在那一年里他还发表了许多小说。   石钟山的这一系列小说的发表,可以说在一段时间内,打开了沉寂多年的和平时期军旅文学创作上的缺口。有关“兵情、兵味、兵趣”的讨论也就此产生。和平时期的军旅文学究竟怎么写的问题,在石钟山这里既为自己,也为后继者找到了一种方法。他的这种“兵情、兵味、兵趣”的小说,在数年后仍有部队的写作者在研究和模仿。   1990年的石钟山还不满26岁,一张娃娃脸,见人就笑,他的肩头扛着的是空军中尉的肩章。他解释说,中尉就是副连级。从1989年的9月到1991年的7月间,石钟山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了两年,发表中篇小说8部、短篇小说30余篇,后来他曾对我说,在军艺学习的两年间是他创作上的分水岭。      从 前      往从前说,那时我还不认识他。听他自己介绍,他是1981年10月入伍的,兵种是   空军雷达部队,驻地是内蒙古的赤峰市。依我的想象,草原应该是如诗如画的,喝奶茶,吃手抓肉,有蒙古族少女唱着百灵鸟一样的歌。石钟山就叹气摇头,笑一笑道:那是你的想象。   石钟山当的是汽车兵,时不时地就要往边防连队跑一趟,去送给养或雷达器材什么的,草原就成了他唯一的路。冬天零下四十几度,每次出发时,他都要把部队发放的春夏秋冬的衣服全部穿在身上,还是冷。车是国产的解放牌卡车,门儿关不严,又没暖风,驾驶室里只能靠发动机散发出的热量给予温暖。白雪茫茫的草原,没有路,有几辆车走过了,顺着车辙也就有了路。他说这都不可怕,怕就怕车坏在半路上,路况差,车况也差,不可能不发生毛病和故障,这下可就苦了兵车司机了。在零下四十几度的天气里,北风呼号,一个长得像雷锋的战士在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草原上抢修汽车,那情形可想而知。这是冬天,到了夏天,山青了,草绿了,日子却也并不好过,那成片的沼泽地、红柳林又成了兵车的拦路虎。车陷在里面,被搁个三两天的那是常事,野兽啊就那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你。这些生活经历,无疑都成了石钟山创作的源泉,他的小说处女作《热的血》发表在《解放军文艺》1983年第9期。这篇小说就是以兵车司机的草原生活为背景创作的,那一年他19岁。   如果按他发表作品的时间来算,他应该是17岁开始发表作品。那时他写诗,也写些散文,这些作品散见在《赤峰日报》《辽宁日报》《鸭绿江》上。自从他的处女小说发表后,他就很少写诗和散文了。按他的话说,小说能让他把许多想说的话讲出来,而诗歌和散文却不能,以前写的诗和散文就当是练笔了。如果细读石钟山的早期小说,从文字到形式上仍能感受到诗的存在,故事平淡,有味有境,像他的《疆……》《兵车南下》《灵鸟》等。   在上解放军艺术学院前,石钟山已发经发了一些小说作品了,比如中篇小说《旧辙》发在1989年第2期的《昆仑》杂志,处女作《热的血》,以及上面提到的几篇小说。那时的他仍觉得自己很渺小,而军艺文学系却是人才济济,文学系主任从徐怀中到王愿坚,学员则是李存葆、莫言等。刚入学的石钟山的确是小字辈,他只能沉默地写,他有压力,心里一直记着他的团长王有才在他临上学前与他的谈话。团长说:如果你为了一纸文凭,就没必要去;要是觉得你能有出息,你就去。结果他就来了,是奔着“出息”两个字来的。   顺便说一句,石钟山的提干和上学都是和文学有关的。当了两年多的兵车司机,石钟山遇到了第一次机会,空军为了保留业余创作骨干,1984年在哈尔滨开办了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文艺教导队,当年的石钟山如愿地考上了那个教导队。毕业后,石钟山就是军官了,他因工作需要离开了雷达团,被分到航空兵师去了。先在师里当宣传干事,后来领导又考虑到他太年轻,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就让他去场站当了排长,负责养护机场的跑道工作,一直到他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从部队最普通的基层连队到北京的军艺文学系,那时的石钟山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他只能是默默地写作。他是第三届军艺文学系学员,从入学前的默默无闻,到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