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魏怀塑镇故城遗址考辑
北魏怀塑镇故城遗址考辑 【摘 要】 文章考证了北魏古城怀朔镇城遗址发现、发掘、鉴定历程,解读了怀朔镇城遗址。在北魏时期河套及阴山地区政治和军事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建成到废弃近一个世纪,期间几乎经历了北魏王朝兴衰的全部历程。怀朔镇的发现,不仅解决这座古城的地理位置问题,也为今后深入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考古;北魏;怀朔镇遗址;延和二年;孝昌二年
内蒙古固阳县城???G古城遗址,是该区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一处古代城址。1927年,黄文弼先生随西北科学考察团途经这里时,曾对古城作过调查,疑此城可能是汉代之?阳县故址。[1]1979年,包头市文管处刘幻真先生与固阳县文化馆任永利对古城作了初步调查和文物标本的收集。同年十月在张郁先生的襄助下刘幻真先生再次对城进行详细勘测。完成了《固阳县城???G北魏古城调查》一文编写。文章认为,“城???G古城遗址即是北魏怀朔镇故城”。 [2]1980年,内蒙古考古研究所陆思贤先生在古城作深入调查,并且进行了试掘。发表了《内蒙古白灵淖城???G北魏古城调查与试掘》一文。[3]1982年,刘幻真先生还于城址西区发掘了一座被盗扰过的北魏时期寺庙殿堂遗址。撰写的《北魏怀塑镇寺庙遗址》在《内蒙古社会科学》发表。[4]
怀朔镇故城遗址位于今固阳县城北35公里的阴山北麓,南距包头市区85公里,乡政府所在地白灵淖(今已更名为怀朔镇)12公里,包(头)白(云)公路从城址西北5公里处南北通过。古城遗址中心经纬度为东经110°08′,北纬41°12′,海拔高程1556.1米
古城南依阴山,北倚蒙古高原,西南去40公里即是穿越阴山的咽喉要道“?阳道”(今昆都仑沟)。由城址东行60公里是北魏的武川镇故城,沿阴山北麓西去75公里即可达北魏沃野镇故城。源于古城之北的五金河傍城北西墙外由北向南流过,该河的两条支流分别穿越古城的北墙与东墙入城,于城址西区偏南位置汇合后,流出城外注入五金河。古城一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耕牧两宜。据史书记载,早在北魏时期,这里就“修水田,通渠灌溉”。[5]至今这一带被誉为是“后山”的“小江南”
城址的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地势北高南低,现存的墙体仅为一道低矮的土垄,墙体是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墙基见于现地表1.3米之下,宽11米。城墙的东北、东南和西北隅,均保留有角楼台基的遗迹
古城的东墙长934米,北半段的遗迹尚存,南半段已被河水冲毁,没有发现门址。南墙长1416米,自东向西850米,墙体向内折直线斜收。门址在南墙正中。宽11米,现地表1.1米以下是原来的路面。西墙长1167米,尚存。南半段被河水冲毁,没有发现门址。北墙长1150米,墙体筑于一道岗梁之上,被河水分割为东西两部分。河床宽60米,河岸两侧,各有一个夯土墩与城墙对接,应该是守卫水门的哨所遗址。门址位于北墙中部,现为12米宽的豁口,钻探查明,在现地表0.8下即可见当时的路面
古城中被河道分割为东西两个区域。东区和南门外一带的田头地垄,陶器的残片俯拾皆是,调查古城时征集到的陶器、石磨盘、铁剑和铜佛像,都来源于这一带。发现的三眼古井,也都分布在东区
城址中可以见到的地面建筑遗迹都集中在西区。这一带地势较高,虽经耕扰,但地表上仍然可以看到瓦砾堆和建筑物基址。其中轮廓界限较为清晰的有四处。其中有一处基址南北长70米,东西宽40米,存高0.6米。基址上遍布瓦砾,有筒瓦、板瓦和瓦当等,耕地翻扰出来,出来的石柱础夹杂其间。与之相邻的几处建筑遗存虽规略小,但都也是砖瓦结构。据此推测,这一带应该是当年衙署和官员居所集中地段
1980年和1982年,自治区考古所与包头曾对城址西区靠南的一处建筑物废墟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佛教殿堂遗址,出土了一批与佛教有关的小型泥质塑像。殿堂遗址的平面呈正方形,进深宽度皆16米,殿堂的外墙用土坯砌成残存高10~30厘米,宽54厘米。殿门朝北,门道宽1米,殿堂中央筑有一座8×8米见方的夯土台,台的四角为弧形,高0.7米。土台四壁用白灰泥抹过,北壁上隐约可见壁画的痕迹。从殿堂的布局与土台的形制分析,该土台应是一座佛坛。殿堂的四壁与佛坛之间有一条宽1.5米的回廊。殿堂共设置有柱础32个,大部尚存,其配置分为内外两层对称排。外层的20个分别设置在四面殿墙的基础上,其余的设置在佛坛的边。柱础均为圆形,础面正中凿有柱洞
泥塑像未见完整者,仅为一些残头像和躯干,计有佛、菩萨、供养人和力士等。佛的头像束发,头顶部有髻面相丰满;菩萨头著宝冠,面相丰圆端庄。这些造像的风格与大同云岗石窟第二期造像的风格相同,应是北魏平城时中期作品
古城遗址中发现的遗物时代特征都明显。生活器皿的陶器,装饰纹样有压光暗纹、水波纹、弦纹等,这几种纹饰都是北魏时期特有的风格。建筑材料中的板瓦,瓦身前沿都有手捏成型的滴水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doc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依据.doc
- 公务员培训教学实践的探索.doc
- 公司治理角度下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研究.doc
- 公司注销下债务承诺制度探析.doc
- 公安微博加强涉警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的策略.doc
- 公安院校《人权法》课程教学困境与对策探析.doc
- 公安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doc
- 公关策划助力企业发展的意义探寻.doc
- 公安院校刑侦逻辑课程教学改革初探.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