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交城县滩羊皮鞣质工艺的现状与继承.docVIP

山西省交城县滩羊皮鞣质工艺的现状与继承.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交城县滩羊皮鞣质工艺的现状与继承

山西省交城县滩羊皮鞣质工艺的现状与继承   摘 要:山西省交城县滩羊皮鞣质工艺作为山西省目前认证的唯一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明代中期,历史与文艺价值自不必多说。如今,在经过400 多年的传承,到了今天,却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现在这一老工艺后继乏人,工艺濒临失传。申遗成功并不代表是保护的结束。要想转变这种境况,应在传统技艺、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使其得到实质性经济发展,形成产业化。尤其对于这种县级农村非遗,需要国家、政府、市场和企业行业机构及当地民众与技艺继承人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交城县滩羊皮鞣制;工艺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创新 1 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交城县滩羊皮鞣制工艺现状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目前为止,入选国家级名录的约74项。其中涉及到绣、织、染和服饰四大类别。如今,许多技艺来源都远至还几百年前甚至农耕文明时期,时间久远,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传承缺失,继承人寥寥无几。在如今文化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环境中,保护刻不容缓。同时还需强调,对无比丰富的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挽救、保护和继承发展,还需进行创新开发和实质性的推广和改革 在我的家乡,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有一项国家级发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山西省唯一一项纺织非遗,就是滩羊皮鞣质工艺。滩羊皮是加工鞣制的名贵裘皮品种,它取材于陕甘宁青区域的戈壁滩的“滩羊”生皮,经过了有洗、泡、晒、铲、钉、鞣、吊、压、裁、缝等20道工序,完全依靠手工鞣制而成。 交城滩羊皮鞣制技艺起源于明代中期。交城皮毛业在明、清时期达到最盛。许多历史资料都记载了当时的发达程度。作为曾经的“中国皮都”,全盛时交城曾有120余家皮店、皮坊,据说那时的交城县城的街道路面上一直铺着一层白色的粉末,那是从毛皮上洒落的皮硝、黄糜粉末 滩羊皮的特点是皮板薄、重量轻、色泽白、毛锋长并有波形弯曲,经鞣制后仍保持7道至9道弯。鞣制工艺过程复杂。但是制作而成的皮革不仅柔软,牢固、耐磨还不容易腐蚀变质。用滩羊皮制作的男女冬装,既轻柔暖和,又美观大方,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在各道工序中,需要不断调整水温、时间、各种制剂的比例,这些完全依靠匠人多年实践的积累才能掌握。现在,皮坊大批厂房改作民居,低值易耗件如泡皮缸、钉拔、皮案等工具散失,特别是毛皮硝鞣加工技术基本失传,在世老技工只剩不足十人,据查证,目前最年轻的技工也已经六十多岁了。而目前,交城有3处皮店、皮坊旧址,分别为德昌皮店、合兴皮店、聚源兴皮坊 2 滩羊皮鞣制工艺的继承 1.对于传统的纺织技艺,为什么会逐渐失传,传人会越来越少,发展停滞不前,更别提产业化了。我们知道,交城县的滩羊皮鞣制工艺,在2007年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遗成功,就可以一枕无忧了吗?地方 的县级非遗,很多申遗保护还停留在搜集、整理、存档的阶段。这样子恐怕远远不够,而且地方性的县级非遗,受到公众的关注不高,政府和国家的资金支持,经费投入也比大型的非遗项目少,许多民间组织机构自筹甚至缺少规划和没有规划 2.前面也已提到,现在改技艺传承人最年轻的人也已步入花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老工艺,没有了年轻人的学习与传承,老工艺如此才会这样日益衰退,濒临失传。其实,历史演进,时代发展,如今,经济如此发达,科技如此发展迅速,我们进入到的是信息时代,年轻人受教育程度也越来越高,相比较先进的技术信息工业,我想大家也能意识到他们会更加吸引年轻人投身其中 3.那如果说,最后后继有人了,年轻人们愿意学习,并且把工艺也传承了下去。这固然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形式转瞬即变,大机器时代与信息时代的繁荣之势,这样的传统的手工技艺会有竞争力吗?大家也确实保护意识更加强烈了,但如果鞣制效率还是停留在几百年前,生产工具生产设备落后陈旧,即使我们再加以保护,恐怕也只会像是溺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只能是温室里的花朵,停滞不前,而不能实现它的应有价值吧。最后也会被时代淘汰吧。传统工艺和建筑遗产是不一样的,建筑遗产,是没有流动性的,是固有的。而,工艺是流动的,需要人的传承,并且还要有物做载体。一代一代的人是变化的,物也在变化。所以想要传承,就需要创新 3 怎样使工艺真正传承下去的建议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城县滩羊皮鞣制工艺是祖辈世代积累与创造的无价之财富。历经400多年,它承载者不仅仅是一门技艺而已,更是我们民族,或者说我们当地人的一种文化与情结和历史自豪感了。我作为一个年轻人,到最近才了解到关于家乡的这个非遗遗产,非常惭愧。我想,应该很多的年轻人跟我之前是一样的,并不知道。第一步,首先要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知道、了解我们的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