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我们的眼睛习惯于幽幽的微光
当我们的眼睛习惯于幽幽的微光 交谈的时候两个人都是对着书架的
第一次见到张莉,应该是六年前在北京,她和魏微同行,大家不期然挤进了同一部电梯,经由魏微给我们彼此介绍了一下,仅此而已。第二次见到张莉,是在《天涯》组织的笔会上。笔会的主旨事关“70后写作”,一众“70后”天涯海角、涛声椰林中啸聚了数日。这几日,算是和张莉有了些接触,不知张莉作何感想,交流之下,对于她的文学观点,我是深以为然。我们未必能够达成所有的共识,但反对什么,赞成什么,大致不会有太多的分歧。第三次见到张莉,是在《小说月报》的颁奖会上,隐约记得,她对我的健康问题有些建议,意思是让我不要给自己过度的负面暗示。后两次见面都留有照片,我发现,每有张莉出现,镜头里自然地就会多了一份静穆之气,鲜见她笑得动容,也难见她怅然若失。其中有一幅在海边的照片,大家皆是背影,面朝大海,我低头看浪,张莉则抬头望天
所以,这不是一篇“印象记”。诚如《西湖》这个栏目所示,它只是一篇对于同侪的“观察”。强调这点,是因为我和张莉之间,实在并没有熟悉到足以写就一篇“印象记”的程度。对于张莉,“心有戚戚”四个字,算是我一己的认定,这个认定,原本也没有太多的依据,“戚戚”不过是因为了气息的相近
纳博科夫说,读书人的最佳气质在于“既富艺术味,又重科学性”(这话张莉在她的文章里也引用过),我觉得这个标准用在张莉身上,可谓恰切不虚。张莉从事批评,受过严格扎实的学术训练,科学性不会缺乏,而艺术味于她,却要多做些说明。张莉沉静温婉,书卷气十足,做派并无我们多有领教的那种“艺术味”的乖张,她的艺术味体现在文章的气质上――她懂得文学终究应该是“人的文学”,文学批评断非机械冰冷的“理论腔”;她也明白,对于那打动人心的,并非一定要在“完美”中苛求;她尊重“软弱”的价值,也深谙“失败”的意义;她领受得了“虚无”的美,又鼓励着“抵抗虚无”的倔强;她有科学的严谨态度,亦有艺术的理解之心
我自认为算是个读书人,遇到有着最佳气质的另一个读书人,“戚戚”便天然地有了理由。这种读书人之间相互辨认的逻辑,在张莉的文章中也有佐证。张莉在她随笔集的自序中,提及了一段往事――那时她在北师大读博,有一天去书店买书,一位陌生人给她提供了令她受益至今的书单。张莉在文中如是写道:
我常常想到那个下午,那个最为普通的下午,那家书店。我一度试图回想起把这些书一本一本放到我筐里的那位先生。可是,他的衣着、容貌、声音,我都不记得了,我甚至忘记了他是不是戴眼镜。事实上,交谈的时候两个人都是对着书架的,我们没有面对面交流。我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他可能是某所高校的教师,或者是北京城里热心的读书人?不知道,我无从知道。我后悔自己当时的矜持,这使我没能在付款的时候跟他打个招呼,说声谢谢。我想,我永远都无法向他当面致谢了
这段文字写得平静朴素却又动情动意。在我看来,“交谈的时候两个人都是对着书架的”这样一个场景,其韵绵长,不啻为一个闪亮的意象。它动人极了,微光摇曳,准确而又自尊地指认了两个读书人之间“戚戚”的本质:他们被某种共同的标准所吸引,面向着浩大而恒久的事物,于是,自有能够令彼此得益的襄助与搀扶发生。对此,张莉将之称为――来自陌生人的美意
这个意象可视为张莉展开文学评论的一个隐喻。她与自己批评的对象多年切磋下来,应当也有了不少莫逆于心者,可是,我仍然愿意将张莉的文学批评笼罩在这个意象之下,就像那张海边的照片,两人一个低头看浪,一个抬头望天,但大家都共同地面朝着大海。我觉得,这样的姿势,要比“面对面的交流”更加令人放心――要知道,在我们的文学现场,“面对面”的态势,常常便倒向了勾肩搭背的互理皮毛与毫无原则的握手言和
张莉评论贾平凹,赞誉之下,也对《带灯》发出一个“陌生人”的质疑:“人物形象并不深入人心,他们像是贾平凹的提线木偶,他们没有后记解说就没有生命力,不能活生生。”张莉与陈希我应是相谈甚欢的老友,但她却像一个“陌生人”般地,对陈希我的《抓痒》表示愤怒,陈希我感叹,“这反而使得她的评论就好像一束光打在我的脸上,照亮了异质。不止,更像一个按摩师的手,按中了劳损部位。”不是吗,这就是“陌生人”之间才有的、体面而矜重的相互砥砺
所以,谋面三次,我依旧顽固地向往,张莉和我最好是永远的“陌生人”。惟其如此,我和她此番“双重观察”,才更加符合文学的美意,一如张莉所怀念的那个下午,大家在书店里邂逅――“交谈的时候两个人都是对着书架的”
“这一个”写作者的“尊严”
张莉在我的小说中发现了一批出现频率极高的词语,诸如“羞耻”、“孤独”、“痛苦”、“诗歌”、“理想主义”,她为这些“落伍”的词语辩护,认为它们被遗忘得太久,“以至于我们忘记了这些词在这个时代该有其存在的必要,尤其是在小说家的词库里。”同样地,我也在张莉的文章中发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招聘2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DB21∕T 3722.7-2025 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南 第7部分:高标准农田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docx VIP
- 偏差的公式:相对平均偏差(RAD)相对偏差(RD)标准偏差(SD).docx VIP
- 微创手术器械的检查与保养.pptx VIP
- 附着式抱杆组塔施工方案(外抱杆).doc VIP
- 陕22N1 供暖工程 替代陕09N1.docx
- 3.4.3 护理安全管理(二-1).doc VIP
- 《新方略》高考加油包(冲刺背诵版)(1)(1).docx VIP
- 《GBT1873-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容量法》.pdf
- 人工智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