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本《茶酒论》新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写本《茶酒论》新考

敦煌写本《茶酒论》新考   内容摘要:敦煌写本《茶酒论》应为七个写本,而非学界一直认为的六个;四个写本抄有作者姓名,但作者姓名的写法不一致;结合唐代茶文化发展状况,《茶酒论》的创作时间或可推定为800-805年之间。从传写特征看,《茶酒论》写本是民间一些有文化的底层人士,出于个人喜爱,随手抄写,留为自用 关键词:敦煌写本;《茶酒论》;文献;传写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6-0084-04 A New Study o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Chajiu Lun CHEN Jing (College of Arts, Jinan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22) Abstract: The Dunhuang version of Chajiu Lun(On Tea and Wine)consists of seven manuscripts rather than six, as was previously supposed. Four of these pages record the name of the author in different ways. Consi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Chajiu Lun can be presumed to have been written around 800-805 CE. Certain transcription characteristics reveal that many culturally educated persons from the lower classes of society greatly enjoyed this text and even copied it for their own use. Keywords: Dunhuang manuscript; Chajiu Lun; documents; transcription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茶酒论》仅见于敦煌遗书,学界认为共有六个写本。其文本内容是茶、酒对话,互相指摘对方所短,夸耀自己所长,不相上下,最后,水出面调停。该写本最早被介绍给世人,是1925年刘复所编《敦煌掇琐》中,收录了法藏敦煌写卷P.2718。此写卷抄有《茶酒论一卷并序》和《王梵志诗一卷》。1938年,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中简单论及《茶酒论》。1957年,王重民编《敦煌变文集》,将《茶酒论》收入其中。1980年迄今,约有十数篇论文直接或间接论及《茶酒论》。2010年,有硕士论文专以其为题[1]。尽管不能算是敦煌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一直以来,《茶酒论》的文体、内容以及它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等,却也颇为研究者所关注。综合已有成果,大致集中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文献信息考订。包括写本数量、写作者和抄写者的考订、异文状况等。以张鸿勋先生发表于1989年的《敦煌故事〈茶酒论〉与争奇型小说》一文为代表,暨远志1990年对《茶酒论》创作时间的考证亦为重要增补,其后诸文(包括硕士论文①),除异文情况的整理外,基本文献信息,均来自张、暨二人 第二,对其文体性质的讨论与认定。《茶酒论》属何种文体,自其被发现起,就众说纷纭。2011年,钟书林作过比较全面的梳理,综合刘复、王重民、郑振铎、张鸿勋、张锡厚、周绍良、谭家健、赵逵夫、王小盾等学人之论,指出主要有五种分类:小说、变文、俗赋、散文论说、戏剧讲唱[2],其中“俗赋”“论说”似乎更得学界认可 第三,对文本内容的解读。或从影响角度,认为其影响及争奇型文学的发展,甚至还对其他民族文学产生影响,如藏族的《茶酒仙女论》,布依族《茶和酒》[3-4]等。或由其延伸及茶文化,进而辨析儒释道三家与茶的关系[5] 综合已有研究,主要是基于文学史思路,追溯其文体渊源,分析其文本特色,文献考订方面的成果则还停留在20世纪末。那么,是否《茶酒论》的文献信息已经完善到无需查考与补充了呢?恐怕远非如此。1989年,张鸿勋先生对《茶酒论》进行文献考订之时,绝大多数研究者尚无法真正接触到敦煌写本实物。1992年以来,中、法、英、俄等国藏敦煌文献陆续影印出版,使得更多研究者得以见识敦煌文献全貌。必须指出的是,已有考订无论多么详细,总会有疏漏,而更多人的参与,更多视角的考察,必能阐发出新的成果 以《茶酒论》而言,当笔者认真对照图版时,首先有了一个重要发现:长期认定的六个写本之说并不准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