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京口旗营满人婚丧习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初京口旗营满人婚丧习俗

清初京口旗营满人婚丧习俗   镇江古称京口,由于地处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重兵驻防的要镇,正如《京口八旗志》所言:“京口襟江带海,上承淮泗,下控吴会,西接汉沔,东南锁钥,实在于兹。当孙吴时已为重镇,由晋迄明,屯戍营卫各殊其制,诚审平地势而因时以制宜也。”由于京口特殊的战略位置,清初就在这里设立了旗营,重兵驻防。顺治十二年(1655年),置海警,命都统石廷柱挂镇海大将军印,统率八旗官兵驻扎京口,屯演武场左右。镇海将军都统八旗大营。八旗兵在京口扎营,把满族的风俗习惯也带到镇江,使镇江这个多民族混居的地方习俗更加丰富 京口旗营满人的婚丧习俗颇为讲究,与当地汉人有明显差异。他们的议婚方式不同于汉人,没有请口契、八字帖等习惯,也不合婚,称作“天婚”,又作“闯婚做亲”。在请媒人前,要先请女家熟悉的人去询问女方父母的主意。同意,才能请媒人说合,否则不提此事。对满人来说,请媒人是件慎重的事,要选有夫之妇中的“双全人”担当。媒人将受到上宾的待遇,男女双方的主婚妇均需向媒人行端盅礼。这种礼节的格式是左手捧着盛酒的杯子,右手放在耳旁,俗称“达子头”,如同关外时妇人叩首样。当然,媒人也很辛苦,要想婚事成功,至少要上门三次,女方才可以许婚。说媒时,女方父母要向媒人了解男方的姓名、年龄和家庭状况,特别要详细询问男家祖籍和三代的经历,以弄清男家的门第,这与清代满族婚姻重门第而不计较钱财的习俗有关。媒人走后,父母便给姑娘介绍男家的情况,说出自己的意见 满人婚姻中下聘礼很简单,不像汉人花样多,不过首饰四样,而且金、银、镀金皆可,全看男家的财力大小,不强求。行聘时,需遍请旗营中的亲友。男方中午办酒,女方晚间办酒,吃酒的亲友不送礼物。直到清末时,受汉俗的染化,才偶有少数亲友送糕点作贺的现象 婚事定下来后,满人也要选择嫁娶的吉日,即看年庚,又称“看书”。看书的权利在女家,女家许看书才能进行。看书的日子选定后,双方亲属要一起到茶馆饮茶,由男家会账,然后同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根据亲属年庚八字推定吉日,告知双方后,男家要购红面绿里有套的大和合简两份,送给算命先生,由算命先生写成年庚帖交给男家。男家自留一份,送一份给女家,这种年庚帖就是满人的“婚书”。婚姻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要彩礼:猪、酒、钱、衣服、首饰等。男方送的彩礼,全部作为姑娘的财产 满人迎亲前有送奁和谢奁的习俗。满族奁有橱柜,有钱的送四到六柜不等,无钱的也需备两柜。女家送奁具到男家,要由亲属男丁四人衣冠整齐护送,直至将柜子的钥匙交给男家翁姑。迎亲前,新郎要到女家谢奁,俗称“谢柜箱” 迎亲的那天,新郎要自乘花轿往女家迎亲。花轿到女家门外时,女家亲属关门索喜封钱。男家请一位精通满语的人叫门,女家也请一位通满语的人应答,称为“拿门”。喜封钱把足后,女方才开门。在新郎的迎亲轿前,男家要选亲属四人打扮整齐在前引导。门开时,要这四人先进,女家捧茶敬上,四人饮完后出门在一便轿前等候新郎。新郎坐花轿进门后,花轿要直对新娘卧室门。进新娘的卧室也不能走泥地,而要从地上铺的布毡过。卧室内由男方所请娶亲太太和女方所请送亲太太为新娘打扮。打扮好后,娶亲太太将女家准备的红筷子一把撒在床上,意为“快生子”。然后,新郎吃子孙饺,饺内有顺治钱一枚,新郎要带走。娶亲太太撒筷子后,即扶新娘入花轿。由新郎亲自搭轿门扣才能出发。新郎搭好轿门扣后要乘事先准备的便轿,又称“状元轿”先回。新娘花轿出门时要放爆竹,娶亲、送亲二太太也同时乘大轿随花轿一起到男方家,伺候新娘。花轿到男家,也要放爆竹。接着由花轿前引导的女家送亲男丁向男方主婚人请安道喜 新娘花轿入门时,男家主婚人要备香烛炭火向花轿行一跪三叩礼。行礼后直立,向炭火奠酒,称为“迎喜神”。花轿入中堂要转三圈,将轿门对新房门,由娶亲、送亲太太扶新娘下轿,从地上铺着的红毡上走进新房。新娘上床与新郎对坐,同吃富贵面。吃面后,新郎、新娘出房,同拜天地君亲师,行三跪九叩礼。接着请主婚长者坐上座受礼。长者一般要说四句吉利的话,再用手上的衡木将新娘的搭头布挑去。随后,新郎、新娘还要遍拜大小亲戚好友,均行一跪三叩礼,而后,才可退归洞房 满人没有第二天回门的习惯,但有请女家看“开脸”的礼节。所谓开脸,也叫绞面、绞脸、净面。结婚大喜第二天,用线绞去女子脸上的汗毛,是清时满族女子美容方法之一,也是满族女子出阁嫁人的标志之一。清代,无论富家小姐,还是穷人家的姑娘,出嫁第二天都得开脸洁面,修整眉毛及鬓角,表示在娘家的闺女生活结束 迎娶第二天的早晨,由女家事先请好的开脸、送茶二太太坐轿,带领着挑“开脸”茶食的女佣上门。“开脸”太太入新房,送茶太太则向男家主婚妇敬献糖茶,然后入新房。主婚妇也陪同进房。“开脸”太太请主婚妇示意开何种脸面,主婚妇要谦让,需问亲家母;这时,新郎要便服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