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立足区域音乐多元一体格局书写岭南音乐研究传承新篇
立足区域音乐多元一体格局书写岭南音乐研究传承新篇 域音乐研究这一领域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地理学、音乐人类学、区域社会史等多种研究视角的兴起,区域音乐研究也从宏观的音乐“色彩区”分布研究而逐渐向特定的区域研究深化。岭南地处中国最南端,既是中国音乐对外传播的重要口岸,也是百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点――这一文化地理特点使得岭南传统音乐极具研究价值,继“2012中国广州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召开之后,近年来该领域研究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为促进学界对话,2015年10月29日至31日,由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主办的“2015中国广州第二届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广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单位的一百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设置了“岭南传统音乐的传播”“岭南传统音乐的田野考察与个案研究”“岭南传统音乐的历史及流变研究”“岭南传统音乐资源在当代的挖掘与传承”“多学科视野下岭南传统音乐研究”“研究生论坛”等六个议题。从本次论文的主要论题来看,较之上一届“岭南会议”更为深入,从理论方法到研究视角,从田野考察到案头研究,都体现了区域音乐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
一、区域边界与文化流动:
岭南传统音乐研究的“跨界”新视野
区域问题是区域音乐研究的基本问题,从最初立足于特定边界地理区域,到近年来逐渐关注到“文化区域”的概念,再到突破既有区域边界,在多区域互动的关系中重新审视区域音乐,“跨界”的意义根本上在于突破我们固有的对于地方音乐地域边界和族群边界的认识,在更为广阔的“关系”中来重新审视“地方乐种”。在本次会议中,区域间文化流动下的“乐种研究”成为了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如樊祖荫在《岭南传统音乐的区域问题》一文中提出以乐种研究为立足点,打破原有的地区分割方式,使乐种的研究具有“岭南音乐”的整体感。萧梅的《流动的岭南:从田野中感悟历史与区域文化中的乐种研究》论述了潮(潮汕)汉(客家)间区域音乐文化的流动对于潮州音乐、广东汉乐地方乐种形成的影响,进而提出乐种研究中“制度研究”的重要性。刘瑾的《文化生态与文化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音乐在上海的兴盛现象考察》、李岩的《粤乐唱响上海滩――从文化变迁视角看广东音乐驻沪成因》、李亚的《听见历史:广东音乐在当下的上海》从不同角度考察了近代以来上海文化生态、江南丝竹、“国乐”改进对于广东音乐乐种形成的重要性。刘德波的《岭南音乐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及其影响》、佘一玲的《潮音联系的精神纽带――泰国沈氏宗亲祭祖潮剧演出调查》从跨境研究的视角探讨了岭南传统音乐成为中国和东南亚华人社会文化交流和互动的内在关联和动力的可能性
对不同区域间音乐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的“比较研究”也是一个热点,周耘在《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的比较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提出通过从域内、域际至越境的比较研究实现对区域、族群、国家乃至更为宏大的时空范围的(全球)音乐文化之认识、理解与把握。杨民康《南方少数民族与跨界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提出把跨界族群、跨地域比较研究作为“中国音乐文化多元分层一体格局”中的一层(亚文化层)和一元,观其整体性与局部性分布之间的交叉、适应状况。田耀农《论中国传统音乐的跨区域共性联系》中提出有共性联系的区域音乐既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表征,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内在的本质规定性。刘富琳《粤港两地“八和会馆”之变迁》、仲立斌《1950年代粤港粤剧唱腔音乐比较研究》、黄东阳《从声腔形态的比较为广东汉剧寻根溯源》、欧阳兆利《赣南采茶戏与粤北采茶戏的对比研究》几篇文章都是通过对流传不同地域中的同一乐种的音乐形态、表演方式、生存状态进行比较,从而探究乐种历史变迁的脉络
二、整体观念下岭南传统音乐的历史流变研究
本次研讨会的另一个聚焦点与新趋势是将音乐的历史研究与区域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相联系,在更为有机的关系中来研究岭南传统音乐的流变,使研究呈现区域社会史的整体性视角。如乔建中在《构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与建设学科体系的初步设想》中提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要求把地理、历史、文化、音乐四者结合建立起传统音乐研究的一种“整体观念”和“时空观”。冯明洋《岭南传统音乐人文地理图解》、郑荣达《潮州音乐的调义问题》、孔义龙《论岭南小型铜鼓与土著铜鼓乐兴衰》、张璇《置身边缘的绮丽――广东汉乐丝弦乐曲牌研究》均采用逆向考察的研究方法,研究岭南传统音乐在旋律、板式、唱腔、形态、历史等方面的流变脉络,探究传统的形成、流传与发展踪迹,解析当下的岭南音乐文化与百越音乐文化、中原音乐文化的关系与内涵。此外,李静《俗气与俗趣:谐趣曲的编撰与探索》、居地希《20世纪30年代广州戏院、茶楼、民间乐社的兴盛――粤剧、粤曲、粤乐在广州的传播研究》、潘妍娜《20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桥(2019)2131-Ⅲ 时速160km客货共线铁路简支箱梁(单线)跨度:23.5m(直、曲线).pdf
- 高一物理-折合质量法求解完全非弹性碰撞.pdf VIP
- 2023-2024学年北京北师大附中新高一分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工人阶级重要论述”及“工会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doc VIP
- 上海某温室大棚空调方案设计说明.pdf VIP
- 市政府办公楼扩建改造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卫生间丙纶布防水施工方案.doc VIP
- 成都地铁基坑围护结构钢支撑的应力监测分析.pdf VIP
- 2024湖北农谷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新生儿呼吸心跳骤停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模板.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