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趣谈老北京的城隍庙之一
趣谈老北京的城隍庙之一 俗话说:“相逢不如偶遇”。我想写文章也是如此,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就听笔者细细道来:一年前,我与朋友相约小聚,路过金融街时,忽然发现高耸的写字楼中间,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拔地而起,本想下车仔细观看,但由于时间紧迫只得放弃。说来也巧,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描写旧京城隍庙的文章,十分有趣,信手查阅了其中的一座城隍庙,没想到竟然就是我曾看到过的那座宫殿,这不得不说既是重逢又是再一次的偶遇。为此,我想那就来讲讲这座城隍庙的故事吧!
旧京曾有四座著名的城隍庙,一座是西城都城隍庙、一座是北城宛平县城隍庙,还有一座是南城江南城隍庙和县城隍庙(大兴县城隍庙)。其中西城都城隍庙就是我曾看到的那座,它位于复兴门内成方街路北,是四大城隍庙中唯一存世的一座,也是京城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隍神,最早由八蜡中掌管沟渠的水庸神演变而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隍还肩负起守护城池的重任,他不仅守护一方水土的安危,还审阴阳、辨忠奸,冥冥中为百姓们主持公道,因此城隍爷深受人们的爱戴。尽管他神职不大,但却是众神中最“接地气”的一位。要问城隍爷啥时候最风光?那应属明朝了。明太祖朱元璋落魄时曾在土地庙里当过小和尚,黄袍加身后,他对土地庙和城隍庙极为推崇。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封京城城隍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官级一品,地位仅次于皇帝;封各府的城隍为“威灵公”,官级正二品;封各州城隍为“灵佑侯”,官级三品;封各县城隍为“显佑伯”,官级四品。城隍爷的品级虽大了不少,但仍与其他神明不同,因为此神不是专人专职,而是在不同的地方由不同的人物来充当。这些人物大多都是历代的忠臣良将英雄侠士。像北京的城隍爷就是明朝的大忠臣杨继盛,上海的城隍爷是元末明初的名士秦裕伯,杭州的城隍爷是南宋名臣文天祥,苏州的城隍爷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公子春申君,郑州的城隍爷则是刘邦麾下的大将纪信。这些忠烈之士不仅在生前受到万民敬仰,死后也被百姓们视为掌管一方事务的神明
祭城隍是一年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城隍爷作为“一市之长”,监察着管辖范围内百姓们所做的善恶之举,善则记之,恶则报之。因此祭城隍也成为中华民族一个特有风俗,其中城隍出巡更是热闹好看。举办这个活动,一是为了祭祀城隍爷;二是希望城隍爷利用出巡机会,查明所辖范围内违法犯罪的事情,及时解除厄运,为地方带来平安幸福。由于各个城市祭拜的时间不同,所以城隍出巡的日子也有所不同。像北京城隍出巡活动,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一,届时百姓们必要到城隍庙里烧香许愿和逛一逛庙会。都城隍庙曾是京城最大的庙会,百姓们以去西城都城隍庙逛庙会和购物为乐。清朝诗人得硕亭就曾写过这样一首竹枝词:“西城五月城隍庙,滥溅纱罗满地堆;乡里婆娘多中暑,为穿新买估衣回。”除了购物,都城隍庙的历史及城隍出巡活动,都曾是京城百姓们难以忘记的回忆
都城隍庙,始建于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最初为金佑圣王灵应庙,后改为元大都城隍庙。天历二年(1330年)元文帝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其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明永乐年间重修,称大威灵祠,内供奉城隍爷,后正统、嘉靖、万历年间又多次修缮。清雍正、乾隆两朝也屡发帑金兴修此庙,并改称都城隍庙。此庙规模宏大,雄伟壮丽,是明清两代享受国家祭祀的重要庙宇。庙坐北朝南,依次分布着寝殿、大威灵祠、十八司、阐威门、顺德门和庙门。正殿为大威灵祠,内供奉城隍爷、判官及夜叉等神明;后面的寝殿供奉城隍夫人;两庑的十八司内供奉着造型各异、面目狰狞的鬼神塑像,看起来异常的阴森恐怖,但这些都是为了向世人宣传善恶不爽的因果报应。仪门内十三省的城隍爷,两两相对,形象鲜活面目如生。除此以外,还有钟鼓楼、井亭、碑亭等,尤其是庙内的元、明、清三代的碑刻件件都是石刻艺术中的精品,但光绪初年的一场大火几乎将庙宇全部烧毁,许多石碑被火烧得迸裂,各省的城隍像也“零落殆尽”,部分宫殿化为乌有。虽然后来修复了主要建筑,但昔日繁盛的景象却一去不返了
让都城隍庙名满京城的除了百姓们对城隍爷的推崇外,还有就是庙会了。明清两朝的都城隍庙庙会非常有名。《燕都游览志》载:“庙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庙而名也。”明朝时都城隍庙开市时间为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由城隍庙往东列肆三里,所售物品从日用品到书画古董再到奇珍异宝,应有尽有,精粗必备,一些外国商人也飘洋过海来此洽谈生意,真可谓 “天下瑰奇壮丽之观毕集于是”
到了清朝庙会改为五月初一至初十,这期间百货云集,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尤其是城隍出巡的活动更是吸引了大批百姓前来观看。五月初一是宛平、大兴两县的城隍出巡朝见都城隍爷的日子。上午十点,鞭炮齐鸣,锣鼓开道,肃静回避牌、旌旗、灯、伞、扇、斧、钺、金瓜等全副执事开道,后面是城隍爷的八抬大轿,轿子前后拥满了许愿者所扮的判官、鬼卒、罪人、马童、仆役等。最不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