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故乡与泛化的乡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喻的故乡与泛化的乡愁

隐喻的故乡与泛化的乡愁   摘 要:徐则臣的长篇小说《耶路撒冷》使用了耶路撒冷这个带有宗教感的地理名词,赋予了小说中几个离乡的年轻人一个脱离了具体地点指称的被隐喻了的故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情感普泛化之后的“乡愁”。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离乡―返乡的举动,被建构成为现代性进程下所有人面对故乡时的一种行为模式,同时现实主义笔法与繁复的细节描绘赋予了这部作品一种宏大的“史诗品格” 关键词:耶路撒冷 故乡 乡愁 现实主义 《耶路撒冷》是徐则臣历时六年打磨出来的一部长篇小说,自2014年3月出版以来,获得了文学评论界的高度评价。徐则臣凭借这部小说荣获了老舍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等诸多奖项。徐则臣将这部被誉为“70后小史诗”的小说命名为《耶路撒冷》,乍看之下令人感觉有点匪夷所思。因为《耶路撒冷》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聚焦于几个从自己的家乡出发“到世界去”的年轻人身上,他们都来自一个名叫花街的中国小城,仿佛与耶路撒冷这个地处西亚的城市之间缺乏实质性的联系。但是细究起来,小说中的主人公们,从初平阳到景天赐,不管是否在行动的意义上离开了花街,他们的故事与心灵却一直徘徊在离乡与返乡的路上,“故乡”在他们行走的路途中已经化身成为一个模糊的能指 对于离乡与返乡的行为与情感表述,徐则臣没有将笔调落实,而是把这种徘徊与迷茫的感觉稀释之后,选择使用“耶路撒冷”这个遥远的城市作为这几个年轻人心理与情感状态的一种符号表征,延伸并拉长了读者在阅读时的情境想象,把一个更为开阔的想象空间赋予了阅读接受的过程。虚虚实实之间,整个故事的落脚点从缥缈的耶路撒冷的云端最终返归到中国当下混乱而阵痛的现实。从耶路撒冷到花街,一根若有若无的“细细的红线”颤颤巍巍地传输着有关矛盾、挣扎、焦虑、迷惘的密码。这些情感密码的共同指向,便是“故乡” 一、耶路撒冷:精神原乡的“超级能指” 作为一个地理学意义上的城市,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的犹地亚山区的顶部,海拔790米。但是这座城市在全世界范围内之所以享有盛名,却不止于它的地理意义,而是因为其历史上形成的宗教情感的争夺与占有。自古以来,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将这座城市奉为“圣城”,也即灵魂的归属之地,城市中纷然并陈着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阶层的文化景象。巴以战争的战火虽然将它置于分裂之境,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在整个世界的眼中,耶路撒冷的身上所负载的历史蕴含与沉重的宗教意义不会因为任何行政上的占领而被改换或抹杀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东京、巴黎……世界上的城市几乎都有着自己在历史延续中形成的不同的面貌与性格,或喧嚣或沉静,或时尚或古朴……其中唯有耶路撒冷带有唯一的灵魂“原乡”的意味。在所有现实而具体的故乡之上,耶路撒冷就像一个抽象的“超级能指”,所有魂牵梦萦的返乡冲动与梦境都可以在耶路撒冷这个符号般的词语之下获得安慰。小说中的初平阳在小时候偷看秦奶奶祷告的时候,偶然听到了“耶路撒冷”这四个字,并被这四个字所发出的奇妙的音响所吸引,从此成为他生命中不断发出召唤的神秘的声音。直到长大成人后遇到来自耶路撒冷的塞缪尔教授,神秘与无形的耶路撒冷才终于回落到现实之中,成为有路径可循的一个具体的地理名词。“他发现,自己对耶路撒冷的向往,不仅源于汉语发音的诱惑,更是内心里隐秘多年的忏悔和赎罪之结……”{1}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根据《圣经》的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虽然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之下,宗教意识的概念在普通人的心灵中比较淡薄,但是作为一个隐喻性的名词,乡愁的抽象化意指还是可以从“耶路撒冷”这个词语引发出无尽的遐想 所谓“此心安处即吾乡”,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说法,每个奔波于城市之中的人,有谁不会在繁忙之余,偶尔停下来怀想一个存留在自己记忆中的美好之地?它可能是某一个小城,也可能是一条窄巷,或者一处乡村……在这众多具体的地点之上,耶路撒冷这个众所依托的圣地具有最为广泛的象征意义。把肉体疲惫的欲望留在寄身其中的城市,将灵魂的旨归保留给远方的耶路撒冷。也许有的人终其一生也不会走向它,但是每个人都清楚,它对谁都不会 拒绝,因为它是所有人都可以认作的“故乡” 二、时空坐标系中被泛化的乡愁 《耶路撒冷》整篇小说的布局更像是一个“内聚”式的散射体,以景天赐这个人物为轴心,成散射状的结构与小说内容呈现出整体上的一致性。在小说中,唯一一个没有走出过家乡,并从十几岁开始便通过死亡选择将自己永远留在了家乡的人,是景天赐。除了景天赐之外的其他几个人,都在“到世界去”这一个有意为之,或者不得不为之的行为暗示之下,走上了去往远方的路。《耶路撒冷》这部写了六年的小说,几乎容纳了徐则臣之前作品中所有的符号标识:故乡、北漂、水晶、夜火车、到世界去的向往,甚至一个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