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柳先生传》看陶渊明的多重内心世界.docVIP

从《五柳先生传》看陶渊明的多重内心世界.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五柳先生传》看陶渊明的多重内心世界

从《五柳先生传》看陶渊明的多重内心世界   陶渊明是东晋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是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对于这位诗人的学习,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两册语文教科书中,先后有多次入选了陶渊明的作品。其中就有《桃花源记》《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三及《五柳先生传》,乃至于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也有“晋陶渊明独爱菊”之类的表述。一位诗人的作品在一套教材中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足见其地位与成就 笔者在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对于陶渊明的人物认识与情感世界仅仅停留在不慕荣利、消极避世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多一层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在文字的背后,有着一个别有深意的“五柳先生”,隐藏在其内心的多重世界 一、三大爱好勾勒出一个喜乐世界 《五柳先生传》虽在开篇就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看似是陶渊明为“先生”所写的他传。但在萧统所写的《陶渊明传》中却表述到“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可见,文中的“先生”就是陶渊明自己,是陶渊明假托他人之口吻为自己所写的一篇自传。在文中直接写明了“先生”自身的三大爱好,即好读书、嗜饮酒与喜著文。从这三大爱好就让我们看到了“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陶渊明的喜乐世界 (一)好读书,一份快乐的精神享受。中国的传统文人向来就贬低体力劳动,崇尚博取功名,光耀门楣。所读书者更多便是把读书当作是求得一官半职的敲门砖。自古就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古人宋真宗更是向后世的寒门学子勾勒出了一幅读书人功成名就的华丽场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试问,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下,读书人自然是一心苦读,心无旁骛,直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这是一种极端化的追求,也是病态化的无奈 虽然就科举制度而言,一直要到隋唐才出现。但在五柳先生所生活的东晋,是讲究门第与出生的。中下阶级的读书人想要挤入士大夫阶层,读书依旧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所以勤奋苦读是必不可少的 但五柳先生似乎不那么认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与功名利禄无关。在这样的前提下读书,一切都是无欲无求,无拘无束,轻松享受地读书才会有“欣然”的感觉。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这样的读书,怎么不让人向往? (二)嗜饮酒,一份率真的精神放达。人们常道,中国文化其实就是酒文化。古代文人历来爱酒。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苏轼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一杯浊酒似乎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且还被文人赋予了某种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寄托,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生态度、审美情绪等诸多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便是在饮文化。与俗子的酗酒是有不同的 五柳先生似乎在此基础上更精进了一层。“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酒桌之上本该是叙旧谈天,觥筹交错。知交故友可增进感情,陌路旁人可建立情谊。若围坐中有一二达官贵人,饮酒便又成了攀权富贵的捷径。但陶渊明并没有,特立独行的他把喝酒当作是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在没有约束的情境下喝酒,与自己的亲人好友一起喝酒,并且寄情于酒,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三)喜著文,一份淡泊的精神自娱。写文章其实是读书人的共有爱好。不论是著文还是著书,其实都有着它的积极意义。往往能够著书立说的古人都是一时的才俊,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读其文章犹如与名人雅士对话,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熏染,从而改变读者的气质与风貌 但同样的“著书立说”似乎到了东晋开始了极端。虽然有不少文人从事写作,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学说,但其终究目的还是为了给 别人看,树立自己的社会声望,或向权贵者求得高官厚禄,若能在史书小说中留下一笔,那便是最高的荣耀 五柳先生也才华出众,可他只是为了“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写文章的目的是“自娱”,也就是自娱自乐,这正是他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体现,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更加令人钦佩万分 可见,三大爱好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潇洒隐士,他总是面带一抹淡淡的微笑,不为世俗与个人所动容,是一位静观花开花落,闲看云卷云舒的世外高人。难道“五柳先生”的内心真的就平静如止水吗? 二、闲逸避世折射出一个失意世界 (一)丈夫之志使其“金刚怒目”。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