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问题乳制品风波下的反思
问题乳制品风波下的反思 震惊中外的“三鹿”三聚氰胺事件还未平息,又曝出了蒙牛公司在产品“特仑苏”牛奶中非法添加致癌物质OMP被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叫停和上海、浙江等地60多名婴儿在食用“多美滋”婴幼儿配方奶粉后出现肾结石症状的新闻,相继惠氏也卷入其中,乳制品安全风波又起,早已崩溃的人们无奈地呼唤“安全牛奶到底在哪里”。虽然相关企业都义正词严地发表紧急声明宣称自己的产品不存在安全问题,官方检测机构也发表声明称这些产品对人体健康并无危害,但就从市场反应来看,人们似乎不再相信这些声明,更不愿意拿自己或家人的身体去做实验
蒙牛OMP毒害了谁?
“蒙牛OMP”和“多美滋结石门”事件被曝光后,生产厂家首先考虑的不是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是故伎重演进行危机公关,都声称产品是经过权威部门检测过的,是合格产品。这让笔者联想到导致上百万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的三鹿奶粉事件。当时,卫生部公布这些生产厂家的名单后,三鹿、蒙牛、伊利等生产商动用一切人力物力进行危机公关,想用金钱“封”住媒体和受害者之口,纷纷发表声明称其产品都是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认可的合格产品,还是“国家免检”、“中国名牌”。后来国家质检总局撤销了三鹿、蒙牛、伊利的“国家免检”、“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三鹿原老总田文华被判无期徒刑,三鹿公司宣布破产,蒙牛、伊利也因此声誉扫地,品牌遭受重创,产品销量锐减。按理说,蒙牛等乳品企业应当从中吸取教训,把产品质量搞上去。但令人遗憾的是蒙牛公司在未经国家卫生部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在生产的“特仑苏”牛奶中添加OMP。事件发生后,蒙牛并未立即停止生产并召回含有致癌物质OMP的牛奶,也没向消费者道歉,而是故伎重演,打着科学的幌子四处进行危机公关,在网上发一纸声明了事,试图再次蒙混过关
更令人愤慨的是,蒙牛公司在接到国家质检总局下达的停产通知后,仍继续生产和销售含有OMP物质的“特仑苏”牛奶,更若无其事地在网上发表声明称:“OMP是国际上研究和使用多年的牛奶碱性蛋白MBP,其安全性受到了FDA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我们暂且不管“FDA”是否具有国际权威性和可靠性,但是我国的《食品法》中明文规定:“严禁在食品添加OMP非食用物质”。食品专家还指出蒙牛不能把非食用物质与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为了保证食用的安全性,只要没有经过我国卫生部评估的物质,不管有毒没毒,添加到食物中都是一种违法行为。由此可见,蒙牛公司未经过国家卫生部许可擅自在生产的“特仑苏”牛奶中添加OMP物质,就是违法行为
隔三岔五就会出现的食品安全监管盲点,一再说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公共治理已经难以走出现实困境了。民众在此时,也已经无法相信任何安全的食品了。其实两年前的一项调查数据就显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已经均低于50%了。如今,面对三聚氰胺、OMP……人们对食品已经没有什么信任度可言了。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逼着我们如祥林嫂一样反复质问:三聚氰胺、OMP……这类科普名词还将出现在哪个领域,下一个新鲜名词又是什么呢?
一个有良知的企业,除考虑自己的商业利益之外,更应该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公共影响和社会责任。一些人怀着侥幸的心理,拿企业的生死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进行“豪赌”,这样的“豪赌”注定是要惨败收场的,如果相关企业仍执迷不悟,依旧我行我素,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当儿戏,那么很有可能三鹿的今天就是它们的明天
OMP拷问企业家的道德与良知
“蒙牛OMP”事件的发生,让一些企业道德和良知深受质疑。作为一名乳业从事者,我感到痛心之余,也有?颇多感想。曾记得,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的确,道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缺失道德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可能持续长远。当权威部门发布受害婴幼儿数字时,有多少孩子的父母紧锁眉头,有多少消费者对曾经信任的品牌产生了疑虑,有多少食用了相关品牌奶粉的孩子经受着身心煎熬,有多少遵纪守法的企业跟着蒙羞……行业的公共形象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婴幼儿奶粉行业所经历的震动令全社会忧虑。个人诚信、企业诚信、行业诚信,都是社会诚信大厦的基本单元。这次一些乳制品企业用极不自重的方式给整个社会诚信抹了黑,给社会心理造成了痛苦,也敲碎了本已风雨飘摇的诚信体系。一些食品企业频繁造假的事实,也再次让整个社会陷入了集体思考的漩涡之中
“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是许多企业的宗旨,一些知名企业,之所以能一直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就是因为他们将道德放到了首位;而一些开始时极为红火的企业,几年后却销声匿迹了,究其原因,是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只顾及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缺乏长远的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