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手法判定3
1、西 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bó],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稀稀的竹帘子挂起。 答:【明手法】比喻、渲染、视听结合,动作描写 【阐运用】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潮头如云,去而复回;风吹雷鸣、震耳欲聋,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卧看”“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析效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雍容的气度、内心的豪情。 2、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①行人:指困金兵南侵而逃难的人。②鹧鸪:一种叫声凄厉的鸟,其叫声谐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答:【明手法】寓情于景,象征 【阐运用】无数山:暗指不图恢复只求苟安的南宋小王朝内大大小小的投降派。(南宋朝廷内的投降派) 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析效果】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悲愤忧郁的心情。 3、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答:【明手法】反问、对比 【阐运用】请你们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韵味悠长。 【析效果】表达出李白与金陵友人的深厚友谊及其豪放性格。 4、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答:【明手法】拟人,对写法 【阐运用】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啼”字写出黄莺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 【析效果】巧妙而含蓄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5、送王汶宰江阴 包何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明手法】虚实结合(想象、虚写)【阐运用】作者送王汶去江阴做官,目送小船顺流而下,从而联想到友人将整日行于夹岸繁花似锦的碧流中,并通过想象描述了友人即将到达的江阴市景:早上海鱼满市,热闹繁华,晚上几声鸟鸣,更显静谧安宁. 【析效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此去真挚的祝福。 ②【明手法】视听结合。【阐运用】作者通过想象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一个富庶、宁静的江阴城:早上看到海鱼摆满市场,热闹非凡,晚上一切归于平静,听到的声声鸟鸣更显喧闹。【析效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此去真挚的祝福。 6、御街行· 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真珠:即珍珠。③欹(qī):倾斜。谙(ān):熟悉④都来:算来。 ①夸张手法: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夸张,比入肠化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 ② 情态描写(细节描写):下片先以一个“愁”字尽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枕头欹斜”,生动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寂然凝思的愁苦神态的愁态。 ③融情于景:“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阴暗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凄苦的情感。 ④ 直抒胸臆:“谙尽孤眠滋味”,直接表达了孤枕难眠的难言愁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 7、题西溪无相院 宋·张先 积水涵虚①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 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 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 莫放修芦碍月生。【注释】①涵虚:水天一色,流水澄清的样子。 【明手法】以动衬静、视听结合。 【阐运用】“浮萍破处” ,“破”即水波开合,意即水上之风或水下之鱼虫晃动水面,打破水面平静;“小艇归来”两岸野草,发出轻微的声音。 【析效果】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极言西溪之静,表现诗人寄情山水,寻幽探微的情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高分子物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认知发展与学习机制》课件.ppt VIP
- 图软公司产品介绍的.ppt VIP
- 中考数学考点练习题22 相似三角形【原卷版】.pdf VIP
- 第一单元第3课《旅程的灵感》教学设计 2025湘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docx
- 7.大华综合监控管理平台一体机dh-dss7016-d新.pdf VIP
- 第15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课件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微信小程序开发项目教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B/T 12230-2023 通用阀门 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pdf VIP
- 屠宰企业宰前、屠宰过程及宰后检验流程要点和检验制度汇编-生猪.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