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川史话
平川史话
秦汉故城,战略要地
平川区是1985年随甘肃省白银市恢复而成立的市辖区,位于白银市中部偏北。区政府所在地西南距白银市93公里,南北大部分与靖远接壤,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毗邻,东南与会宁县为界,西北与景泰县相连。东西长91.5公里,南北宽75公里,平均海拔1504米,境内最高点屈吴山南沟大顶,海拔高达2858米;最低处水泉镇野麻滩村红麻湾海拔1347米。整个地形由东面向西北倾斜,呈一狭长阶梯状多台阶地,形如春蚕,翘首吐丝。土地面积210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36%。区境地开阔,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东北有六盘山、东南有秦岭作屏障,属干旱少雨的大陆性季节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气温日差较大,降雨量少,干旱多风。年平均温度为8.2℃是,取高年均温度9.8℃。现辖4乡3镇4个街道办事处,有汉、回等12个民族,总人口20.9万人。
平川建区虽短,但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马家窑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开始在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大地上繁衍生息。水泉镇野麻潍、王家山镇井儿川等地发现的黄河岩画群,大约凿刻于公元前3300年——前2050年。近年来,在种田、黄峤、共和等地连续出土的原始人所用的石器、陶器和墓葬群遗址有力地证明,先民们利用各种自然条件,进行狩猎、牧畜的农耕生产。肥沃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和丰沛的泉水,是早期人类生存的乐园,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据《尚书》记载,三代时区境属雍州地。西周末年,“周遂凌迟,戎逼诸夏”,关陇地区尽为西戎所居。战国时期属义渠戎人由余之谋,“并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置陇西郡。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秦的西界以秦所筑长城为界,即西起临洮,经渭源、固源到环县长城界,在本地居住的都是迁徙不定的周边游牧民族,即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所言之“古西羌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始皇帝派大将蒙恬率领十万众北上进攻胡人,全部收复河南之地,以黄河为塞,建筑四十四临县城,迁徙犯了罪的官吏或平民来守卫(《汉书.匈奴传》)。《史记.秦始皇本纪》也作了同样的记载: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蒙恬北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塞。”即西起金城,东北到今包头以西五原的广大区域,蒙恬筑临河四十四县,用以巩固新占领的河南地,这是秦第一次以黄河为国界。这种临河的县城,即是设防的堡垒,区境属地首次并入中原王朝版图。旱平川颤州城即蒙恬所筑四十四临河县城之一。其后五年,秦始皇驾崩,蒙恬为秦二世所徙谪戍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渡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秦对河南地的统治不足十,这些年,秦仅于新占领的河南地修筑县城,驻扎谪戍,没有来得及将内地的平民百姓迁移到边境。所以当秦末天下乱离之后,边塞谪戍无人管束,纷纷逃归内地,四十四座临河县城无人驻守,匈奴得以乘机渡河,河南之地重新落入匈奴之手。
西汉初年,匈奴的势力更加强大。匈奴数寇边塞,其前锋往往到达关中一带,严重威胁汉王朝的心脏部位。到了汉武帝时期,汉王朝国力逐渐强盛起来,才开始讨论驱除匈奴,收复河南地,解除匈奴威胁的大事情。元朔二年,武帝遣卫青、李息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胡首虏数千人、牛羊百余”。即蒙恬攻取河南地后90年,卫青第二次收复河南地,区境再次并入中原王朝版图,属金城郡。当时,西汉大臣主父偃认为:“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漕戍,广中国,灭胡之根本也。”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重新加固四十四临河县城,并设置朔方郡命苏建征集十余人筑方城,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边塞重镇的地位再一次得到加强。颤州城因之得到加强。颤阴、祖厉县的主,设置亦在此时。武帝元狩二年,徙关东平民72.5万人实边,开发新占领的游牧区。元鼎三年设置安定郡,置鹑阴县归安郡管辖。特别是自西宣帝之后,呼韩邪单于归附汉王朝,汉王朝在颤阴一带的边患解除,黄河两岸百余年无烽火之警,农业、畜牧业得到真正的发展。在今种田乡发现一只巨大的铁铧,铧尖逾5寸,铧长1.5尺有余,说明在两汉之际,种田复兴一带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是理想的农耕区。
东汉初,陇右清静,祖厉、颤阴二县亦改隶武威郡,百余年无战事,农业在黄河两岸得到进一步发展。顺帝时,西羌强强大,“大寇三辅,杀害官吏”,武威太守赵冲,北地太守贾福等在北地、安定、天水往不截击羌人。顺帝建康元年春,护羌从事马玄降羌,率领羌人欲渡西遁,“赵冲复追叛羌到建威颤阴河,军渡未竟,所将胡六百余人叛走,冲将数百人追之,遇羌伏兵,与战殁。”《后汉书.西羌传》注谓:“《续汉书》建威作‘武威’。颤阴,县名,属安定郡。”为什么又称为鹑阴?古代地名以“阴”命名的,其地必在山之北水之南,《后汉书.顺帝纪》于“护羌校尉赵冲追击叛羌于颤阴河战殁”句下注颤阴县“因水以为名”很符合古代地名特点,颤阴河似指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