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语文》人教版(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docVIP

教案 《语文》人教版(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1.了解文言语文语言现象、句式特点,掌握文中实词、虚词。 2.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3.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二、教学时数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在中国古代,他们堪称传奇: 曾是敌对阵营,处心积累地要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又为君臣,君为明君,臣为谏臣。臣敢“尸谏”,批“龙鳞”,逆“圣听”,讲的是一个真,求的是一个理;君为臣所怒,曾欲杀之而后快,“必杀此田舍翁”;却在臣死之后,伤心欲绝,“魏征殁,吾失一镜矣”。他们就是唐太宗与魏征。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魏征劝止唐太宗的一篇名篇——《谏太宗十思疏》。 二、熟悉课文 1.学生试读课文,边读边正音。(建议学生查阅字典) 2.教师提名学生朗读。 三、练习,疏通字词 1.通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①固:培土加固。?? 根本:树的根 ②德义:德政与信义。 ?????③明哲:明哲的圣人。 ④不胜:不堪 ?????????????⑤景命:大命 ⑥殷忧:大忧 ?????????????⑦行路:路人 ⑧董:督责。 ?????????????⑨苟免:苟且免罪。 ⑩宜:应当。 ??????????? 2.完成课后练习二—五。 3.教师答疑。 四、熟读并尝试背诵第三段 五、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请学生诵读全文,检测学生掌握字句掌握情况。 二、研读课文 1.理解比喻论证手法 问题设计: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可作者却从木求长,流欲远谈起,请说说你对这种论证方法的理解。 明确:传统文化中,从《诗经》始就好比兴,以起到传神表述的效果,后来的赋文更是讲究文采与铺张。在本文中,从木之长与流之远推断出治国之安,正是这个传统的延续,形象而生动地传达了作者之观点,也令读者易于接受。 2.把握说理论证的效果 第二段是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问题设计:第二段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明确:贞观十一年正是唐太宗执政后的鼎盛时期,魏征却提出了“慎始谨终,慎思慎行”的劝诫。“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于守成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创业之难虽平庸之辈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难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视。魏征尖锐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易难的道理。文章从难易这一观点上立意,诤言规谏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3.理解“十思”的意义 第一步:背诵第三段,理清“十思”内容; 本段是全文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纵;“虑壅蔽”、“惧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 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了。 第二步:指导学生讨论“十思”的现实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以隋代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制利欲,分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社会日渐安定。在此情况下,唐太宗渐渐放松了警惕,大兴土木,多次巡游、打猎。魏征以政治家特有眼光发现了唐太宗“忘本”和“忘危”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有借鉴意义。 4.学生诵读,再次体会“十思”之意。 1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