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高教版)电子教案:植物脱毒技术
第2章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第五节 植物脱毒技术
一、授课章节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热处理脱毒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学会茎尖培养脱毒的方法和技术。
3.了解无病毒植物检测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茎尖培养脱毒。
难点:
无病毒植物的检测。
五、教具
电化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Ⅰ导入
II.新课
所谓“脱毒苗”或“无病毒苗”,是指不含有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因此称为“无特定病毒苗”或“检定苗”要比泛称 “无病毒苗”更为合理。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生产无病毒种苗可以同时除去真菌、细菌和线虫的寄生,因此产量大幅度增加,最高可增产300%,平均增产也在30%以上。
二、脱毒方法
(一)热处理脱毒
1.热处理脱毒的原理 利用病毒耐热性差的特点,将植物组织置于高于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组织内部的病毒受热以后部分或全部钝化,但寄主植物的组织很少或不会受到伤害。
2.热处理的方法
(1)温汤浸渍处理 适用于休眠器官、剪下的接穗或种植材料的脱毒处理。方法是将材料放在50~55℃的温水中浸渍数分钟至数小时。此方法简便易行,但易造成材料受伤。
(2)热空气处理 适用于生长期植物材料的脱毒处理。设备可采用有照明、通风、调温、给水动能的培养箱。方法是将待处理植株先进行盆栽,成活后移入35~40℃的培养箱中处理几十分钟至几个月。
3.热处理脱毒的优点与局限性
(1)优点:对设备要求不高,技术简单,短时间可除去病毒。
(2)局限性:
●热处理不能脱除所有病毒,此法只对那些球形病毒(如葡萄扇叶病毒、苹果花叶病毒)和线形病毒(马铃薯X、Y病毒、康乃馨病毒)有效。而对杆状病毒(牛蒡斑驳病毒、千日红病毒)不起作用。
●同时同样的处理效果也不一样(具有不确定性)。
●对植株有伤害,只有部分植株成活。
●对寄主植物进行较长时间的高温处理有可能钝化植物组织中的阻抗因子,使寄主植物中抗病毒因子难于活化,从而增加无效植株的发生率。
因此热处理需与其他方法配合应用,才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茎尖培养脱毒
1.茎尖培养脱毒原理:病毒在感染植株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即老叶片及成熟的组织和器官中病毒含量较高,而幼嫩的及未成熟的组织和器官中病毒含量较低,生长点(约0.1~1.0mm区域)则几乎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2.茎尖培养的方法
(1)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选择具有原品种典型特征、病毒危害较轻的健壮植株,采集外植体。根据需要将植株盆栽后进行热处理(这样可以切取较大的茎尖培养)。
(2)外植体的表面消毒 选取1.5~2cm的顶芽或侧芽为外植体,先用自来水冲洗半小时,用75%的酒精消毒30s,再用2%次氯酸钠溶液处理15min,取出后用无菌水清洗3次,用无菌滤纸吸去多余水分备用。
(3)茎尖剥离 在超净台下,将茎尖切成1.5长,下端约1.0长留作部分。先用肉眼剥离外面的幼叶,至0.5大小时,再移至解剖镜下,用镊子夹住茎部,用解剖针轻轻剥掉幼叶和叶原基,解剖针可蘸少许酒精,过火灭菌,但要注意解剖针的冷却,当剥到看见一个闪亮半圆球的顶端分生组织点,只剩两枚叶原基时,可用将微茎尖切下来,然后接到培养基中,注意随切随接,防止变干变褐。
White、Morel、MS培养基的基础上略加修改,尤其是K+与NH4+含量适当提高有利于茎尖的生长。大多数植物的茎尖培养以MS+NAA 0.1~1.0mg/L+CM(椰乳)5~10%。也可加0.1~1mg/L的KT和活性炭,进行固体培养或液体滤纸桥培养。微茎尖培养须经历长的时间,一般要持续2个月以上才能见到茎尖的分化,一般由茎尖直接分化出芽丛。0.2~0.5mm带1~2个叶原基的茎尖为培养材料。
(2)培养条件在茎尖培养中,光下培养的效果通常比暗培养效果好。3)外植体的生理状态茎尖最好活跃生长的芽上切取,培养顶芽茎尖比培养腋芽茎尖效果好。
(二)指示植物检测法
指示植物检测是利用病毒在植物体上产生的枯斑作为鉴别病毒种类的依据,也叫枯斑测定法。这种专门用以产生局部病斑的寄主称为指示植物,又称鉴别寄主。
1.检测方法
●汁液涂抹法:从待测植物中取1~3g幼叶置研钵中→加入少量水及等量的0.1 mol/L磷酸缓冲液(pH为7.0)→磨成匀浆→用棉球蘸少量浆液和500~600目金刚砂→在指示植物叶片上轻轻涂抹(以使浆液能浸入叶片表皮细胞但又不损伤叶片为度)→约5min后用清水冲洗叶面→将被接种的指示植物置于防蚜虫网室(15~25℃)内培养。如接种的浆液内含有病毒,经数天至几周后指示植物即出现可见的症状。此法主要用于草本植物和通过汁液传播的病毒的鉴定。
比较常用的指示植物有荆芥、昆诺阿藜、千日红和各种烟草等。
●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人邮版)——第8章 回转件的平衡.ppt
-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人邮版)——第7章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ppt
-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倪森寿主编 高教版)——凸轮机构.doc
-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倪森寿主编 高教版)——力偶和力偶矩与力的平移,载荷与应力.doc
-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人邮版)——第9章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ppt
-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倪森寿主编 高教版)——带传动和链传动.doc
-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倪森寿主编 高教版)——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doc
-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倪森寿主编 高教版)——平面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条件.doc
-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倪森寿主编 高教版)——机器和机构,材料的力学性能.doc
-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倪森寿主编 高教版)——平面连杆结构.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