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果梅种质资源探究及利用
中国果梅种质资源探究及利用摘 要:介绍了我国果梅的地理分布、品种资源与分类、授粉受精生物学特性,分析了果梅品种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果梅;种质资源;研究;利用
中图分类号:S662.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1.06.029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Prunus mume 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ina
CHEN Hong1,2,3, TAN Zhi-gang 1,2,3
(1.Research Institute for Fruit Resources of Karst Mountain Region,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2.Guizhou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ruit Crops, 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3.College of Agricultur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Prunus mume,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their classification,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lination and fertilization, and analyzed utilization and problem of germplasm resources.The emphasis of research on Prunus mume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suggested.
Key words: Prunus mume; germplasm resources; research; utilization
果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又名“酸梅”,“青梅”,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属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是重要的花果兼用型经济植物,在中国喀斯特山区也可作为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果梅在中国栽培和利用已有7 000多年的历史[1]。梅果内含多种有机酸和矿质成分,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果梅在中国多个省份都有经济栽培,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果梅产业化水平的逐年提高,加工企业对果梅果实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过去对果梅的重视程度不够,使果梅的育种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尤其是杂交育种鲜见报道,导致许多优异的种质资源未得到发掘与利用。通过总结归纳中国果梅种质资源分布、种类,并对果梅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现状进行概述,以期为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及新优品种培育提供参考和指导
1 中国果梅的地理分布
果梅在中国有着广泛的野生分布,至今在南方一些偏远山区,仍保存着野生梅树群落。陈俊愉、向显衡等[2]调查研究认为,中国川、黔、滇、藏交界的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一带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川东、鄂西山区,皖东南、赣东北、浙西北山区,湘南、赣南、粤北、桂北五岭山地、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区,川东南、贵州山区以及台湾山区为野生梅分布的亚中心;在分布间断区和亚中心以外的部分山区则为野生梅的零星分布区[2]。中国的17个省(自治区)均有果梅栽培, 四川、云南、西藏、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安徽、浙江、江苏、河南、陕西、甘肃、台湾等。其中以广东、广西、浙江、云南、福建、江苏、安徽和台湾等地栽培面积较大
2 果梅品种资源与分类
中国果梅品种资源丰富,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现代植物学分类,陈俊愉(1996)对梅的变异类型进行系统整理,分为7个变种1个变型。 变种包括品字梅、刺梅(苍白梅、厚叶梅)、长梗梅(曲梗梅、垂梗梅)、小梅(小果梅、炒豆梅)、杏梅、毛梅、蜡叶梅; 变型为常绿梅
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完熟果实色泽来分类,可将果梅品种分为白梅、青梅和红梅三大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宏观形态特征外,孢粉学、细胞学、数值分类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也应用到梅的品种分类,为梅树品种的科学系统分类积累了多方面的资料,而且通过对果梅品种资源的分类研究以及不同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的探讨,可以更好地对果梅品种资源加以利用和保护
(1)孢粉学分析。褚孟?[2]对果梅品种花粉形态进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