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赵望云先生对黄土高原画法创造.docVIP

再探赵望云先生对黄土高原画法创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探赵望云先生对黄土高原画法创造

再探赵望云先生对黄土高原画法创造大西北荒瘠的黄土高原自古是无人描绘的。黄土是介于土沙之间的质地,松散而富有粘性,经历风雨冲刷,沟壑纵横成为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历代画家包括关中范宽在内,都对土质松软的黄土高原不屑一顾,因而在传统技法中也没有此类的画法。而“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先生最擅长表现的,却正是三秦人民赖以生存、劳作生息的黄土大地。他长年写生观察和摸索实验,将黄土高原的风土习俗吸收进传统国画;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创造出具有西北地貌特点的“黄土高原皴”,开拓了现代中国画题材的新领域。于是,一种粗犷、豪放、苍茫、雄浑的黄土高原画法,从此在中国美术史上诞生 赵先生20世纪40年代定居西安后,即以反映西北风土人情为己任,奔走于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深入到崎岖的秦岭山区里,跋涉在天山、祁连、草原和荒漠间,他的画作总是紧扣着时代的脉搏跳动而新意层出不穷。在赵先生的山水画中,很少有旅游景点和名胜风光,却对西北平凡的景色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他不依名山大川为主要描绘对象,而致力于把黄土高原的自然风貌以民族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赵先生的黄土高原作品,平中寓险,风格雄奇,他常常用树木的层次烘托出黄土山峁的气势,虽然没有描绘一块坚硬的岩石,画面依然显得那样苍劲伟岸、雄浑壮阔。八百里秦川,平畴沃野,在他的笔下,刻画得那样丰富多彩。赵先生用淡墨皴染及破锋擦扫的黄土高原,淡而能厚,虚而能实,拙而能清,平而能奇,充分表现出了黄土高原蓬松绵厚的质感,堪称一绝。在现实生活中黄土高原那些“不入画”、“难入画”的平凡景物,在他的笔下,化平凡为神奇。何海霞先生说:“赵先生的作品,都带着泥土味,这点可贵极了。比起个别专门玩弄形式的画作,他的画是非常真挚的,他画得很深,生活很深,没有名山大川,却有泥土味,这种泥土味是多么的可贵。” 赵先生创造的“黄土高原皴”,是以元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润笔披麻皴”为基本框架,使用书法阔锋行笔的宽博之态,结合西北地貌创作而成。他用“黄土高原皴”来表现松软、朴茂、浑厚的黄土地,用浓重的湿墨来画黄土高原的特点,设色多用淡赭,或称“浅绛”,既画出了黄土高原的厚实温绵,又画出了干枯焦涩,充分表现出黄土地的特色,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人用笔墨准确地表现过。赵先生画的黄土地一片苍茫,树林一片苍劲,但又墨色淋漓,温润如玉,创造了很多新的笔墨风范。如他60年代创作的《乡间小路》,恬静平和,浑厚质朴,繁茂的泡桐树,占据了画面的绝大空间,增添了高原的春色,一条蜿蜒的黄土小路通向远方;牵着耕牛的女孩行走在小路上,犹是一首温馨的田园诗,抒发了对乡村生活的礼赞。画面最具特色的地方是“黄土高原皴”,先生用厚重的湿墨来画乡间小路,这种感觉正是黄土地的特色。赵先生不仅发现了黄土高原的美,而且开创了山水画的许多新章法、新笔墨。方济众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赵老师很富有创造性,他常年摸索总结了许多造型方法。比如,泡桐树是我们常见的树木,但上面的花很难表现,赵老师根据生活实践创造了泡桐树的画法,而且泡桐花画得非常好看。” 赵先生绝去古人蹊径,无所依傍,那些精气弥满的构图,放笔直干的用笔,水气淋漓的墨色,无不显示出先生充沛的创造力。这种用笔苍老、用墨蓊郁的技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也突破了前人技法的成就,至今还很少有人企及。水墨成为先生作画的主要表现语言,行笔的轻重缓急,用墨的干湿浓淡,勾划的皴擦点染,这些都构成了驾驭水墨最基本的法则。赵先生使用润笔,出现“水晕墨章,空灵秀逸”之效,又应用涩笔,呈现“平淡天真,气度沉雄”的境界,水墨成为主观意念的符号。先生驰骋在传统水墨的天地里,重神韵,求雅致,用浑然、质朴手法表现莽莽苍原的大地,以“黄土高原皴”层层皴擦点染,广袤、平和而又朴素自然。先生在国画中创造了“浑厚朴茂”的新风范,是源于在心灵深处对黄土地的眷恋和赞美。赵先生也创造了独特的“西北高原皴法”,尝试于西北旱燥的风貌体验,在笔墨上总结出“沥沥搓搓”涩重感,使画面既郁郁苍苍,老辣雄健,又墨色淋漓,温润如玉;并披麻皴斧劈皴干湿互用,表现出山川浩瀚苍雄、草木旷野的西北气象,达到了极高的美学境界。崔振宽先生说:“先生的作品大都是水墨、浅绛,不管是丈逾大幅还是咫尺册页,都是大笔挥洒,运筹自如。淋漓痛快时从不拖泥带水,一挥而就,从一根线、一个点中表现出千钧之力。”赵先生画作最大的特点是“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在苍茫浑厚中不厌其烦地层层添加,通体是那样的浑然,局部是那样的丰腴,把皴擦点染的功效发挥到了极限。雄健的笔力,逼人的墨气,淳朴无华的格调,既是他艺术修养和笔墨功力的体现,更是他刚直朴素的人格写照 赵先生常对学生说:“浓也好,淡也好,作画的人和看画的人都各有偏爱,不过要画好一张画,除了应注意笔墨与题材外,更重要的是使画面具有一种意境。”赵先生将现实生活导入田园诗化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