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5伤仲永素材.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王安石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准文言语句中的停顿。 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目标: 一、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集》等。 唐宋八大家: 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悲伤,文中是“为……感到惋惜”的意思。“伤仲永”就是为仲永这个人感到惋惜。流露出作者对仲永的哀伤、惋惜之情。 3、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集》,是作者青年时代写的一篇随笔。文中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变化的故事,告诫人们:一个人不论先天条件多么优越,如果自恃聪明,不肯接受后天教育和坚持自学,不仅难以长进,就连后来的聪明也保不住。 注意读准字音、掌握节奏,把握语气。 三、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 3、不能称前时之闻。 4、泯然众人矣。 ——愤怒语气 ——惊叹语气 ——遗憾语气 ——痛心语气 揣摩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伤 仲 永——王安石 给 不曾,从来没有 索要 对…感到惊异 他 立即,马上 这,那 指代文具 写 作,写 用 作为 主旨 看 文采 此,这 立刻,马上 完成 道理 都 认为…惊异 这件事 纷纷 把…当成宾客 有的人 用,拿 求,索取 它 认为…有利 这样 每天 牵,拉 到处 拜访 对,到 乡人 让 学习 我 听说 这件事 跟从 回 他 在 让 符合 助词“的” 名声 回家 再一次 消失 这件事 …的样子 一般的人 隶属,附属 四、注意下列实词的理解 1伤仲永 2世隶耕 3养父母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或以钱币乞之 7邑人奇之 8从先还家 9前时之闻 10泯然众人矣 伤: 哀伤、叹惜 隶: 属于 养:赡养 立就: 立刻完成 一乡: 全乡 或: 有的人 邑人:同县的人 从: 跟从 闻:听到的名声 泯然: 完全 五、需要理解活用的字词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邑人奇之 4、稍稍宾客其父 5、父利其然也 1、即书诗四句 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奇: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惊奇 宾客:名词作动词,把……当宾客对待 利:名词作动词,认为……有利 六、理解下列句式 ⒈“不使学” ⒉“还自扬州”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倒装句(状语后置),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立意,全乡的读书人竞相传看。 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