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环长江口区域港口船舶压载舱淤泥对策浅析.doc

环长江口区域港口船舶压载舱淤泥对策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长江口区域港口船舶压载舱淤泥对策浅析

环长江口区域港口船舶压载舱淤泥对策浅析摘 要:针对在宁波、舟山等长江口区域港口卸货的大型油轮压载舱会沉积大量淤泥问题,从结构设计、管路布置和设备更新等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以期达到改进设计,减少压载舱内淤泥沉积,减少船东维护保养费用等目的 关键词:压载舱;淤泥 中图分类号:U6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953(2009)04?0020?02 Investigation to Solutions on Removing Silt In Vessel Ballast Tanks LI Wei (Dalian Ocean Shipping Company,Dalian Liaoning 116001,China) Abstract: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ilt depositing and raised several solutions on structures design,piping arrangement and installation update to reduce and eliminate silt in water ballast tank of vesses which often unloading cargo in those ports ofopening area of Yangtzi River. Key words: water ballast tank;silt 1 在宁波、舟山等港口卸货的大型油轮压载舱淤泥现状 众所周知,现在中国每年都要大量进口原油,而且有每年递增的态势,而进口原油的50%都在宁波、舟山等港口卸货。船舶在卸货过程中必须进行适当的压载才能够满足吃水和干舷高度的要求,而已上所述的港口由于处在长江口区域,海水内含有大量的泥沙,经沉淀后会在船舶压载舱内形成数量巨大的淤泥。淤泥不但会增加船舶重量(lightweight),从而影响船舶装载量,而且会破坏船舶结构强度,给船舶营运带来隐患。船舶经营者为消除以上的问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营运维护成本 以下是某30万吨大型油轮(VLCC)内压载舱淤泥情况照片 2 压载舱淤泥粒度分布测定情况 从某VLCC压载舱取样压载淤泥,经测量, 1)粒度分布,沙粒主要分布在80μm以内,淤泥显示粒径大约5及20μm时都有高频度 2)重量分布,0-30μm的泥沙约占重量的25%,30-50μm的泥沙约占重量的25%,50μm以上的泥沙约占重量的50% 3 减少船舶压载水舱淤泥对策分析 以下从结构设计、管路布置和设备更新等几个角度阐述减少压载舱内淤泥沉积方案 1)改进流水孔,减少压载水携泥流向吸口的障碍,降低淤泥的残留量 现有结构设计未考虑淤泥的存在,尺寸较小,位置不佳,从而造成淤泥堵塞,压载水不流通,也给输通清理带来很大的麻烦。而改进的流水孔,由于尺寸加大,开孔方式合理,更加有利于淤泥的流动和清理[1] 2)在强度允许范围内,在压载舱的纵骨上增加流水孔,或在纵向平台上增加大尺寸的开孔,减少污泥淤积 3)采用过滤方式,减少泥沙吸入量。可采用滤器,阻挡50μm以上泥沙进入压载舱,也可考虑提高海底门位置 4)设置循环水管,利用水的流动性降低泥沙的沉淀速度。见图示5,图示6. 5)在舱的前端和中部设置促排冲水管,扫残时利用水的冲力增加舱底部淤泥向吸口流动的动力。见图示7 6)合理配载,减少含泥压载水量。在尾吃水和首部盲区都能满足要求前提下,在码头仅注入65%含泥压载水,到清洁水域再向其它压载水舱注水[2] 7)配制辅助冲洗设施,设置人工冲洗用快速接头,便于人工冲洗残留淤泥。见图示8 4 结语 本文针对压载舱沉积淤泥问题,从结构改进、增加管路设备等几个角度提出减少舱内淤泥的可行方案,以期达到指导设计改进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魏莉洁.船舶结构与制图[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 [2] 陈铁铭.船舶管系[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