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历史上道教活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安地区历史上道教活动

西安地区历史上道教活动西安古称“长安”,是道教的发祥地,是道教祖庭楼观台的所在地(周至县),亦为历代道教的主要活动地和道教学术成就的编集地。被道家奉为教主的老子,晚年来到楼观,将平生学说整理为《老子》一书,逝世后就葬于楼观附近。在道教正式形成之前,具有道教雏形的神仙方术在关中地区十分盛行。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对山东齐人的神仙之说和道家方仙之说的长生方术深信不疑,收揽了大批方士。汉武帝更是热衷于神仙道术,长安宫殿里方士熙来攘往,开巫道厌胜辟恶先河。西汉后期,方士改称道士,长安道士西门君惠曾在未央宫为王莽兴神仙之术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创始人张道陵曾在华山等名山传道,广收信徒,势力扩展到长安及周边地区,凡入道者必须交纳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并以《老子》为经典。魏晋之际,一些修道者以《史记》中曾有老子去周至关为尹喜著书的记载,大肆渲染老子是道教的圣人和教祖。传说老子曾西游入秦,未到周至关即紫气东来,关令尹喜观星望气知有神人将至,迎进关内,老子授法道德五千言和种种水火秘诀。从此,周至终南山楼观台成为老子传教著书的象征圣地,并成为长安道教文化的标志 北魏出于对中原统治的需要,自言其祖先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代,特崇道教,于天兴三年(400年)置“仙人博士”。从北魏太武帝始光(424―428年)年间开始,因楼观道士尹通师事名道马俭,其后道术精进,渐获令誉,“太武好道,钦闻其名,常遣使致香烛,俾之建斋行道,自是四方请谒不绝”(《道藏》第5册)。接着,道士牛文侯、尹法兴等人继踵而至,楼观道士增至40余人,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道士王道义携徒六七人来楼观,大修观宇,并令门人购集真经万余卷,使楼观面目一新。至西魏(都城长安)时,文帝元宝矩十分赏识道士陈宝炽,从太师安定公起,朝臣多人皆从而师之。北周(都城长安)时,道土王延居华山云台观,周武帝闻其名,将其请入京城长安问道,又诏增修该观。王延原为楼观道人,这样楼观道的影响就扩展到关中其他地方。建德三年(574年),武帝下诏禁佛毁道,焚佛经、烧佛像,逼使沙门(佛)、道士(道)200万人还俗遣散。周武帝原本是想存道而毁佛的,但诏令即出,又心存犹豫,他觉得佛道两教大道玄理殊途同归,虽然废其枝叶,还应维持其根本,于是在长安立通道观,把佛道二教中的名人普著衣冠为学士,共一百二十人,还派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等于成立了一个高级佛道研究机构。武帝令通道观讲《老子》、《庄子》、《周易》以及佛教经典,他有诏日:“今可立通道观,圣哲微言,先贤典训,金科玉篆,秘赜玄文,可以济养黎元扶成教义者:并宜弘阐,一以贯之。”(《北史》卷十)这样,武帝在组织上灭佛毁道之后,又允许把佛道作为一种学问或理论来研究。周武帝命王延于通道观校勘三教图经,凡80余卷,又作《三洞珠囊》七卷贮于通道观。另有楼观道士严达,也深受武帝钦敬,当时通道观建在田谷,其中代表道教方面参加研究的主要是楼观道士,有严达、王延等十人,世号“田谷十考”。楼观道除组织发展外,也推出和传习大量著作。在教派思想上,一方面具有较强的化胡思想,另一方面也同上清派比较接近,《上清经》始盛于北魏,对楼观道的形成似乎起了较大的作用。楼观道士的修炼方式,不像其他道派那样具有鲜明的特点,而是杂采诸家,符?与丹鼎样样皆习,还兼习医学、占候等世俗方伎。唐代名医孙思邈生于北周时,他崇信道术,又精通医学,实际也属楼观一派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道士焦子顺、张宾因曾说其有委命之符而被封官,并在关中建造道院三十六所,度道士一千人。杨坚还于长安内殿修黄?道场,屡次向道教乞求庇?,其年号“开皇”就是出自道教之神元始天尊的称号。杨坚后来还特意建五通观于皇宫侧近,供其下榻。当时的大臣们经常写颂词褒扬道门。隋炀帝杨广对佛教和道教并重,不仅造观二十四所,度道士一千一百人,还使很多道士以方术进用 唐代都城长安道教兴盛。李渊起兵来到长安时,楼观道士岐辉曾资粮相助,道士王远知和薛颐都密传符命预祝李渊父子必得天下。因此唐王朝建立后,为回报道徒和借道教助力以巩固统治,宣布道先、儒次、佛末的次序,并声称道教教祖李耳是李唐帝室的远祖。唐高宗又追封老子(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下诏以《道德经》为上经,并亲自拜伏道士,并广征各地道士合炼黄白(炼丹化成金银的法术)。唐玄宗对道教更加崇奉,他一生交结了很多道士,不仅设道坛受符?加人道士籍,而且礼遇道士探讨治国之道,亲注《道德经》令人诵习,一再给老子加封尊号升人上圣。正是在他的影响下,皇家公主和一些大臣相继度为道士、女冠,长安城内崇道活动非常盛行,全国各地的道士竞相汇集京畿以邀结欢心,其中有成玄英、孙思邈、潘师正、王玄览、李淳风、李筌、司马承祯、吴筠、张果、叶法善等闻名朝野的道士,这些人的著述和活动对当时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京城和各州均设置崇玄馆,甚至开科取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