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第一部分.pdfVIP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第一部分.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第一部分.pdf

第一章 大国兴衰与人力资源开发 人类已经迈进了 21 世纪,中国也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系统总结和回顾 100 年来中国追求现代化过 程中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对于下一个 100 年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报告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 ● 现代化:人类的共同追求 ● 大国的兴衰 ● 人力资本追赶是经济追赶的先导 ● 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规律与经验 ● 中国的足迹: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起飞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 一、现代化:人类的共同追求 (一)世界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传统意义的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经济社会向 工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今天的现代化概念,对发达国家来说,主要是指从工 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演化的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指其加 快发展,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① 世界的现代化进程首先发端于西欧,然后再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和北美。 从 20 世纪开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也都先后开始了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一个历史过程,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等。 在 20 世纪 40~60 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步入高度发达 的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处于由传统农业经济社 会向工业经济社会过渡的阶段,有些落后地区甚至还处于农业社会和原始社 会。 ①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页。 1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 90 年代,对于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历时 50 余年,形 成了庞大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大体上说,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 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三大体系。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经 典现代化理论”。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可以被概括为一句话:从农业 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 程就是现代化。后现代化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它认为,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直线的,7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根 本转变,已经从现代化阶段进入后现代化阶段。美国密执根大学教授殷格哈 特(Inglehart ,1997)把 1970 年以来先进工业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后现代化。 他认为,后现代化的核心社会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 提高生活质量。20 世纪 90 年代,何传启在《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一 文和《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一书中提出了“第二次现代 化理论”,认为 18 世纪以来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包括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 代化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发展工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经典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是以发展知识经济(新经济)为基本特征的新现代化。第一次 现代化具有工业化趋同的倾向,第二次现代化则是物质生活质量趋同、精神 和文化生活方式多样化。 现代化既是一种目标,又是一个过程。作为一种目标,目前国际上关于 现代化的标准,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其中最直观的标准,就是以是否加入“发 达俱乐部”,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为标准;另一个标准是美国 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由 10 个方面的量化指标构成的标 准。当然,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美、日、瑞士等国家 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 3 万多美元,韩国、新加坡等在进入“发达俱乐部” (OECD )时,人均收入也已超过 1 万美元。 专栏 1.1 英格尔斯提出的 10 条现代化量化标准 1.人均 GDP3000 美元以上; 2 .农业产值占 GDP 比例低于 12—15%; 3 .非农业人口占 70 %以上; 4 .服务业产值

文档评论(0)

zhoubingchi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