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写作手法的用意。
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准确明了、风趣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写作手法的用意。
2、学习文章准确明了、风趣形象的语言。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的兴趣。
教学方法
分析、讨论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文导入
以《蝉》为题,让学生谈写作此文的构思。由学生的回答引入到课文教学。
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国人。代表作《昆虫的故事》,又名《昆虫记》,全书共10卷,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渊博知识,得益于他的刻苦自学。他出生于一个贫穷家庭,没上过像样的小学,为贴补家用曾给人放过鸭子。十四岁时家庭破产,流落街头,自谋生路,常常挨饿。后考入提供食宿的师范学校。他自学高等数学,并考取了大学教授资格。平生上过的唯一一次化学课是一堂引起爆炸的实验课,但他不但学了化学,还教了化学,并发明了一种化学染料。他十分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常将自己的作品写成诗歌。他在学校没学过昆虫学,却以极大的热情和比生的精力从事昆虫的研究。为了对一种昆虫作精细的观察,他有时会一连趴在地上十二小时一动也不动,以至别人认为他发了疯。由法布尔的故事,我们应有所启迪:自学也能成才。
《蝉》节选自《昆虫的故事》,原文有四个部分:“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作者通过对蝉认真观察15年之后才写出本文的。可见他的治学态度是非常严谨的。
三、体裁:
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文艺性说明文。如《南州六月荔枝丹》)
四、学生阅读第一部分,扫除生字词。
金蜣 窠 墁 罅隙 蚋 鳍 钹
五、分析课文
(一)课文结构
(二)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蝉是从哪里来的?
明确:蝉的幼虫是从阳光曝晒的道路上的小圆孔里爬出来的。将读者的目光由蝉吸引到道路上的小圆孔上。
2、这么小圆孔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明确:外部形态: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内部结构: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且坚固,一般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
3、第四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用文中的语言回答作者在第四段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做隧道的时候,泥土都搬到哪里去了呢?”
明确:“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挤进干土的罅隙。”
②“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
明确:“在隧道的墙上涂上水泥,……用来做灰泥。”
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蝉的地穴的?(由外及内的空间顺序)
4、在蝉由幼虫到成虫的过程中需要脱皮,文中是怎样描写幼虫脱皮的?按什么顺序描写?朗读8-11段。
明确:8段:找到树枝或草叶准备脱皮;9段:进行脱皮;10段:完成脱皮;11段:离开空壳。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
重点分析10段:找出写蝉从壳中脱出的动词,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完成课后练习三。
明确:“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住”。通过这些动词把蝉从壳中艰难脱出的过程具体写了出来,既生动又准确。
六、小结:
这部分主要按由幼虫——成虫的生长化过程来写的。
明确:这部分标题虽为“蝉的地穴”,但内容不仅仅写地穴,还写到幼虫脱皮的过程。以此看,作者以“蝉的地穴”为题只表示以蝉的地穴考察起。下一节“蝉的卵”也同样道理。
七、作业:
预习第二节“蝉的卵”,并完成课后练习题一。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分析第二节;列出蝉的生命简史;归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
①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蝉产卵的特点,蝉的敌害;蝉卵的孵化及幼虫的活动。
②蝉为什么要产大量的卵?
明确:因为蝉只会产卵而不知道保护这些卵,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时才可能有幸存者。
③第6、8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④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运用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总结蝉的一生,抒发对蝉经过艰苦劳动才换来短暂欢乐的由衷赞叹和同情。
小结:这一部分按照卵——幼虫的生长化过程来写的。
问:从文章全文来看,作者是按照幼虫——成虫——卵———幼虫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引起读者的兴趣,突出蝉“四年黑暗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
据课文内容,结合课后练习一,列出蝉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4798.2-2021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2部分:运输和装卸.pdf VIP
-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件——项目四 礼仪插花.pptx VIP
- 《通信数据分析与实战》课件——第六章 Kafka 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pptx VIP
- GA∕T 1424-2017 法庭科学合成纤维物证检验 红外光谱法.pdf
- 大数据平台与编程第9章 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pptx VIP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标准.docx VIP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379)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精练试题解析.docx VIP
- 2025高考英语全国II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的素质.ppt
- 2025年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