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载体校本研修.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什么是 “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学研修” 一个实例 几点想法 2.怎样做 “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学研修” 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 聚焦课堂,提升教师的行动智慧 教师案例 “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 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 见解准备方案 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 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 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 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 这一做法,坚持三年,成为上海市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 ● 三个关注(自我、文献、现实)和两次反思的课堂改革经验,无一例外是教师成长的捷径。 原行为阶段 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 新设计阶段 关注新理念的课例设计 新行为阶段 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 更新理念 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改善行为 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课例为载体 / 群体合作平台:理念学习、情境设计、行为反省 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学研修活动的改革思路,简称“行动教育” 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 ● 2004年6月上海市“创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由预研 的四区,推进到青浦、静安、普陀、浦东、徐汇、长宁、金 山、宝山8区。 ● 2004年8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8区教育局签定合作协 议,组成联合项目组,合作展开“区域性推动校本教研制度 建设”项目研究工作。 ● 2004年9月至11月,上海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人 员与八区部分研究人员组成核心组,策划、组织、实施八 区教研活动现状调研。 调研的背景与目的 调研的出发点: 为项目研究展开寻找起点,使项目推进与项目研究过程融为一体。 ? 发掘成功经验; ? 突显各自个性; ? 亲历调研过程; ? 寻求合作方式。 ● 变索取资料为主动告诉。 ● 数据统计与个案叙事相互印证。 ● 研究者与实践者目标求同。 调研的思路 访谈中,一位教研组长的话,让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细节有了了解: 现在区级教研活动通常是传达上级教研部门工作要点、布置教学工作,考后试卷分析;学校层面的教研活动则往往是再向全体教师传达区级教研会议精神。总之,现在教研活动的模式可以概括为:开学初布置任务与要求——中间组织一两次听课评课活动——布置期中考试工作——考后情况分析——中间再组织一两次听课评课活动——布置期末考试工作——总结与表彰会,很少有研究成分。 目前中小学教研活动中比重最大的是“听布置,执行具体事务”,与其核心工作“教学研究”相比,“管”的色彩似乎偏浓。 “以应付考试为中心”也是当前学校教研活动的另一个普遍问题,而且随着年段的增高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现有的学校教研组尚未成为群众性的、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离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校本研修还有相当距离。 一位特级教师说了这样一段话: 公开课研讨活动是一种较主要的教研活动形式,但相当一部分公开课研讨的研讨力度也很不足。研讨课缺乏真实性,上成示范课,没有开展实质性的讨论,教师点评一般只是泛泛而谈、空洞乏理,有时是碍于面子,更多的是由于教师没有深入思考,不能追究问题的本质。这样的教研组活动对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帮助是不大的。 问题意识差。没有质疑,没有提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讨论是形式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构不成教师的群体合作学习。 交流对话少。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任务布置多了自然讨论少了,还有一方面是教师们不会讨论,即教师缺乏公开自我、倾听与回应以及问题化与问题解决的习惯与能力。 由于长期埋头于以重复为特征的日常教育生活,往往对很多教育教学问题视而不见,见惯不怪,习以为常,因此,特别需要研究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我们以批判性的眼光重新打量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 还有的老师说:我们的教研活动往往只关心课怎么上,板书怎么设计?提哪些问题等技术问题,缺乏从理论层面上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风格加以分析与思考,因而就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整体把握教学设计。还有基层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等事务性工作多,占了大量时间。我们希望有专家的指导。 访谈中老师们这样表述: 正式组织 松散自主 问题研讨 主动研修 事务性管理 被动研修 校本研修的分析性框架 * * 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 ----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