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复习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佑(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他与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成为“唐宋八大家”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和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一般说来,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后,后面就带有宾语。 基础知识 整理 例如:1、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止:使之止(使愚公止) 二、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例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意动用法是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用如动词和名词用如动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例2: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鄙:把…当作边邑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例2: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羞: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羞之”,即:“以之为羞”(觉得这件事让人感到羞耻)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1、语义区别,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 2、语法区别、(1).使动可以省略宾语,意动不省略宾语。 (2).谓语灵活性不同。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I) (2015年重庆高考样卷)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朗诵《诗经·陈风·月出》的两句诗是: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本文中苏轼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像游人一样,放慢脚步,陶醉在良辰美景的语句是: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