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为照顾孙辈,两地分居值不值.docVIP

本期话题:为照顾孙辈,两地分居值不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期话题:为照顾孙辈,两地分居值不值.doc

本期话题:为照顾孙辈,两地分居值不值   为子孙,甘做“牛郎织女”   ■薛以六      5年前,孙女要上幼儿园,在外地上班的次子要把孩子接回自己身边。本来双双告别工作岗位的我和老伴曾下定决心不再两地分居,可是看到长子家、次子家都需要照顾,我们犯难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经过再三考虑,老伴毅然陪着孙女去了次子家中,而我则留在长子家里,过起了晚年的分居生活。从此,老伴和我天各一方,独挡一面,成为子女们的炊事员、家庭教师和保姆。一日三餐是生活中的第一要务,我按照菜谱不断提高烹饪水平,还不断学习保健知识,调整饮食结构,什么“黄金早餐”、“药膳食疗”都是我的调研项目。此外,培养孙子、孙女,是家庭建设的头等大事,我亲历亲为,从不敢懈怠。儿子儿媳出差、上夜班,我们又是他们的保姆和门卫。   白天儿孙上班、上学,我们独守空房;晚上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圈子,我们一个人面对着一台电视机、一盏孤灯。老友知悉后,都戏称我们是新时代的“牛郎织女”。“牛郎织女”的生活,不是上班,胜似上班。个中滋味,非亲历者,是难以体味的。   然而我们无怨无悔,由于我们后勤工作做得好,两处子女均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敬业奉献,颇有成就,孙子孙女也学业优秀。对于我个人来说,孤寂也未尝不是一种财富,我利用这些时光,写作出书,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更重要的是,对于我和老伴来说,我们的人生哲学是“要让生命燃烧,活到老,奉献到老”。过去为了理想奉献了忠诚,为了事业奉献了青春,如今为子女奉献晚年,有何不可?      既有满足又有遗憾的老年“牛郎织女”   ■王华明      时下,有两种看法,一是有人认为,要过有质量的晚年生活,就不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照顾孙子辈上;另一种是,含饴弄孙是晚年生活最大的乐趣。第一种老年人认为,“不当保姆,只做孩子的育儿参谋”,在抚养第三代的问题上,尽量让子女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第二种老年人把儿孙当玩具,儿孙也把他们当玩具,互相玩来其乐融融,为子女照顾孩子既解决青年人的后顾之忧,也丰富自己的生活。   面对这两种人,很难说谁的观念是对的,谁的观念是错误的;谁的做法是“现代的”,谁的做法是“落伍的”。因为各个家庭有不同的环境、组成方式、生活习惯、经济实力,因此如何处理对待孙辈也各有不同。比如说我本人,孙女出生几个月,儿子儿媳工作忙、薪水低,我和老伴刚60出头,身体尚可,于是我则前去照顾孙女,而老伴则留下照顾家中琐事,此乃形势逼人,不得不照顾。我单位另一对老夫妻,子女在外地打工。孙子一出生,老太太就被叫去外地照顾孩子,而老头儿则过回单身生活,住到单身宿舍,一家人只有过春节的时候团聚几天。人们对此是议论纷纷,有人说,老年人自己牺牲一些,可以锻炼青年人的谋生能力;有人却说,子女这种做法对孩子和老人都不公平。   牺牲和老伴晚年的珍贵时光,照顾儿女和第三代,由大家庭的“四世同堂”变成小家庭的“牛郎织女”。亲情与自由自在,两者不能兼得,既有满足,也有遗憾!就我看来,无论是否照顾孙子孙女,是否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两地分居,老年朋友们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除了照顾儿孙,晚年生活还应该增添更多色彩,多结交朋友,多培养爱好。老年朋友也不妨把自己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推广给子女和儿孙。毕竟“一个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这才是老年朋友照顾子孙的初衷。   (责编/孙展)      让父母做“牛郎织女”不尽人道   ■蒋雪莉      日前,看到一则新闻,调查发现深圳市20万老年人近1/3因给子女带小孩而处于分居状态,有的老年夫妻虽然同住深圳,却因为交通问题仍旧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其实不止深圳,在很多大中城市,都可以看到为了照顾子女或者孙子而两地分居的老年人。走到小区里问一问,很多抱着孩子的老年人都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而他们的老伴不是因为住房条件有限,就是放心不下自己家中的事务,而留在原籍。而这种老年人的分居状态,短则一两年,长的甚至要到孙子孙女上中学。当然还有更甚的,据美国各州一些华人社团和学生学者联合会的不完全统计,中国老人背井离乡来到美国为儿女照顾孙辈的现象非常普遍,总人数至少在10万人左右。老人为照顾第三代而迁居国外,由于语言不通,难以融入西方人社交圈,精神上相对孤独,完不成教养第三代的任务,就不能叶落归根,这些不会英文却到美国生活的老年人中,夫妻两地分居的恐怕不在少数吧。   分居老人的心情恐怕是很多人都难以描述的,我的邻居陈女士一个人给儿子带孙子,老伴因水土不服没跟着来。儿子儿媳妇早出晚归,照看孙女的重任就落在她一个人身上,白天忙个不停还没什么,晚上空闲起来就会情不自禁想起老伴,老伴有心脏病,万一突然发作,无人照顾,情况不是很危险吗?陈女士在如何教育孩子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