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母爱如水 父爱如酒.doc
                    母爱如水 父爱如酒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就经常为一些小得无法再小的事情争执、吵架,他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以至于童年时的我,认为他们是世界上矛盾对立、水火不容的两个人。 
  父亲喜欢在晚上给我们兄妹三人讲武侠故事,母亲喜欢到电影院看电影或是到戏院听戏;父亲面对任何事情都不急不忙,母亲遇到一点小事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父亲没事的时候喜欢看《毛泽东选集》、《李自成》等大部头的书籍,母亲则白打我记事起就没见她静下心来看过什么书,除了小人书以外;父亲喜欢在晚饭前喝一点白酒,母亲视烟酒如仇敌,她不仅在父亲喝酒时嘟囔不停,而且她本人除了白开水以外,也从不喝任何饮料。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多数中国百姓家庭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是差不多的,我家则要更差一些。母亲因身体不好经常休病假,家里还有两位老人要奉养,每月50多块钱的收入花不到月底,父母就要出去借钱买粮。即便如此,父亲还是有个每餐来盅白酒的习惯,虽然他每次喝的半两酒都不到,父母还是为此而吵架。“没米下锅了你这个大男人管不管!喝那个辣了巴唧的破玩意儿顶什么用!”母亲喊道。 
  “吵什么吵!我也没用生活费买酒,是你给我的零用钱,啥都管我,还给人家点儿自由不!”父亲回应道。 
  “喝吧!越喝越穷!穷喝!”母亲大喊。 
  “真烦人,你这个婆娘!住嘴好不好!”父亲气愤地说。 
  “嫁给你倒了八辈子霉,不能给家挣大钱还天天喝酒,日子没法过了。”母亲由怒而悲。 
  “别生气了,明天不喝了,我错了。”父亲小声说。 
  从结婚到走过20多年的生活岁月,每天父母都要例行公事似的进行这样的争吵。父亲觉得,遇上这样不讲道理的女人虽然心烦,但自己既然不能给老婆挣大钱就凡事顺着她的心愿吧;母亲觉得,和一个男人委屈地过一辈子穷日子是一个女人的悲哀。 
  直到我们兄妹三个长大、参加工作,每月向家里交生活费,家里不再为钱而烦恼时。皱纹己爬满额头、眼角,头发花白的父亲每餐再拿个小酒盅喝一口时,母亲不再和他吵了,只是忍不住说一句:“岁数大的人总喝酒小太好,影响心脏和血管。”吵了一辈子,母亲也没能让父亲戒酒,反而接受了父亲的这个习惯,而为了给母亲补钙,父亲又跑到附近的奶站给母亲订了一年的牛奶,每天早上,父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胡同口等送奶的人。 
  “你喝吧,酒味儿你都不怕,牛奶味儿你肯定也不怕,我喝不惯奶味儿。”每次,母亲都只喝一小口牛奶,就皱着眉头对父亲说。回过头,母亲取过那只用了好多年的大搪瓷缸子,倒了满满一大缸子白开水晾上,她自言自语地说:“这世界上最好喝的东西是白开水,既管渴又管饿,60年代挨饿的时候,我们家就经常用白开水顶饭。”父亲不出声了,眼角湿润,他知道,母亲从小就是个孤儿,在她的记忆里既没有亲娘的身影又没有乳汁的甘甜,母亲是个苦命的人,穷了一辈子,到了老年,家里才有条件喝牛奶,她的味觉系统却对这么有营养的好东西失去了适应能力。 
  我私下里问过母亲,一个女人对于丈夫到底是不是有“爱情”。母亲从未说过“有”,她告诉我,为了孩子们,女人的日子是不得不将就着过的,尤其是嫁给一个没有钱的穷男人时。后来,我又问过许多与父母年龄相仿的女性的同样问题,结果她们的答案竟与母亲的惊人一致――为了孩子们而凑合着过!于是,我认为,父母那个年代的人们,是没有什么爱情可言的。后来因为一件事,我的看法改变了。 
  有一年的最后一天,我从外地回家乡过元旦,几个小时路程后,回到家却只见到母亲和二哥,我问:“我爸呢?” 
  母亲只一句“你爸住院了,可能不行了”就一下号啕大哭。我如五雷轰顶,傻了一般不知如何安慰她。接下来,我和母亲一起跑医院,我不知道父亲会怎样,因为他是几种很严重的病同时发作。 
  一天晚上6点钟,正好是二哥去换大哥的班,二哥走了很久也不见大哥回来,大嫂包了饺子刚煮好,摆到桌上,妈只吃了一口就说“不行,我要去医院”!她站起身就穿衣服,嫂子劝母亲吃了饭再走,她好像没听见,说:“平时大孩儿6点就到家,现在都6点40分了还不回来,可能出事了。” 
  她扯着我飞奔出门。她边走边喘着粗气,一句话都不说,上了一辆出租车,说“到市医院”。 
  司机说:“路远,得10块钱。” 
  她说:“你快开。” 
  她平时为了省一元钱公交费宁可走很远的路。 
  进到医院大厅里,母亲已喘成一团,脸涨得通红,她有气管炎,我怕她这时犯病,就说:“妈,你坐一会儿再上去吧。”她只站住了不到10秒钟又奔向楼梯,一共4层楼,她走走停停,脚步越来越沉重,脸色越来越阴沉。 
  推开父亲的病房门,两位哥哥正陪着父亲唠家常呢。父亲坐在床边,鼻子上插着氧气管子,父亲一眼看见了母亲,两个人的目光遇到一起,母亲很近地坐在父亲对面,他们对望着,眼中充满了柔情、爱惜与不舍。母亲强装笑脸说:“今天没什么事儿,我来看看你好了没有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