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画派考析之八大山水画艺术之根.doc
                    江西画派考析之八大山水画艺术之根
   摘要:八大山人是中国美术史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是江西画派的重要成员。八大的山水画是其艺术成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风格独特,内涵丰富。八大的山水画源起扑朔迷离,渊源复杂难辨。八大山水画艺术受江西画派直接影响,主要渊源是南宗山水画家。八大的山水画艺术渊源既来自于书法艺术,也来自于花鸟画艺术。 
  关键词:八大山人;江西画派;艺术渊源 
  中图分类号:J20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26-02 
   
  据考证八大山人留存于世的山水画作品大约有170余幅,作为江西画派的主要成员,八大同罗牧一样对江西画派的发扬光大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几百年来,八大的山水画一直不为世人接受与理解,也少有人作研究。八大的山水画是其艺术成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风格独特,内涵丰富。“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①八大的山水画如同他的诗词、名号一样,含蓄深奥,深晦难晓。其表象背后到底有何深意?解读八大的山水画,首先要了解其山水画的源起。 
  一、八大山水画的源起 
  八大的山水画作品,据学者、专家研究考证大部分创作于1680年至1705年之间。即八大离开佛门,“走还会城”之后,开始大量创作山水画。据记录,八大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为僧的几十年间,主要从事花鸟画的创作,而晚年为什么会开始山水画创作,这种奇怪的现象曾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多数专家认为,八大晚年开始山水画创作,缘于花鸟画已无法淋漓尽致地畅其神,山水画作为那个时代“最能愤者”的画种,暗合了八大当时的心理需要,于是,八大山水画诞生了。细想一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胡光华先生,张冬卉先生等学者对此做过深入细致的剖析,在此,笔者毋庸多言。然而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八大晚年开始山水画创作,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客观的社会环境影响;一是八大主观的精神需要。在此补充说明,期与众位专家学者商榷。 
  从客观原因讲,八大晚年大量创作山水画,乃是缘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迫不得已的一个原因是为了谋生。弃僧还俗,“走还会城”,八大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生活没有着落,也失去了生活来源,无奈之下只能在南昌鬻画为生。王源在给安徽画家梅庚的书信中谈到:“先生所云八大山人者,……果高人也。其翰艺大非俗比,但亦贫以书画为生活,不得不与当事者交,亦微憾耳。”②八大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接受当事者的要求。当时的画坛,崇尚师古、摹古,“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家家一峰,人人大痴”。家居厅堂以悬挂张贴名家山水画为荣,山水画是市场的主流绘画,从事山水画比之花鸟画更容易带来生活收入。为了维系生活,八大不得不“仿黄一峰”、“仿倪瓒”,开始山水画的学习与创作。笔者认为这是八大晚年作山水的缘由之一。 
  张冬卉在其《和之以天倪》中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特殊的历史、人文环境,独特的身世与境遇,造成八大山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外在的孤寂、敏感与内在的奔突、狂啸交织在一起,为其山水画的心理发生做了必要的铺垫。……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现实的压抑造成他的矛盾心态,思维的郁闷构结了他的生命情境,在那个‘天下最能愤者莫如山水’的时代大背景下,以山水画书写胸中郁气,不能不说是八大山人寻得的最好办法,因为这比其他绘画方式来的更痛快,也更淋漓。心理和环境的郁结,共同打造了八大的悲情人格;而画家的独特人生况味,又使这种人格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排遣物,于是,他便寄情山水了。”③ 
  确实如此,从主观原因讲,八大回到南昌之后,重新回到现实之中,从僧人又恢复到儒士身份。南昌不比寺院,现实中的情境随时都会勾起他对大明王朝的思念。回首当年,不胜黍离之感便会油然而生。虽然曾经出家为僧,精研佛理,“不数年竖拂称宗师,住山二十年。”④ “尤为禅林拔萃之器”。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八大对大明王朝的思念与赤诚之心,主宰八大内心的仍然是儒家的传统观念。花鸟传情,山水言志。“云霞荡胸襟,花竹怡性情。”⑤花鸟画适宜表达个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寄托文人的闲情雅趣,而山水画却能使文人从狭小的书房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荡涤情怀,开阔胸襟,更适宜抒发豪情壮志。“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⑥文人雅士喜好山水画的重要原因,正是缘于山水可以畅神抒情,陶冶情操。此外,山水可作为“故乡”之代称,山水画多画山河景象,“山河”寓意疆域、国土,代表着“国家”形象。山水景象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古人常说“一统山河”、“山河破碎风飘絮”、“国破山河在”。山水画最适宜表达画家的故乡情怀、爱国情怀。笔者认为,并非花鸟画无法淋漓尽致地畅其神,八大的花鸟画笔酣墨饱,作画时应该是痛快淋漓,神无所束,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