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汶川地震对电视的冲击.doc
                    汶川地震对电视的冲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全心投入抗震救灾报道的中国媒体也经历了某种意义上的震动,其震波将在现在和将来影响中国媒体的走向。汶川地震使中国媒体开始学会正确面对各种突发的责任事故和自然灾害,学会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基本的信息传播功能。在多种因素形成合力的前提下,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赢得了党中央的高度褒扬,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也赢得了国际媒体界同行的尊重。 
  但这只是中国媒体交出的初期答卷,其后的阵痛才刚刚开始,尤其对于中国电视而言。 
   
  “狼”真的来了 
   
  中国电视虽一直关注、警惕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动向,但其第一媒体的地位从未被真正撼动过,电视人俯视网络的心态日渐滋生膨胀,网络“狼来了”只表现在口头的叫喊中,而汶川地震中的网络表现真正给电视敲响了警钟。 
  与地震发生地四川电视台在震后当天仍旧照单播出,直至第二天才出现地震消息的迟钝反应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网络在震后2分钟内有了标题新闻(尽管不甚严谨,初期报7.6级,随即修改为7.8级)、6分钟后就有网友上传了震区视频。不少观众表达了对电视初期表现的极度失望。其后的发展态势基本是网络推动电视前行,直至电视的马达完全发动,凭借电视发达的网点终端、声画品质、主流媒体的信息不对称等优势,渐渐挽回了初期的劣势。即便如此,网络还是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 
  网络的互动性。地震最终引发的是一曲全民参与的人性之歌。全中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的公民都热情参与、密切关注。行动中有感动,有感动欲抒发,网络提供了简洁的平台。目前尚没有汶川地震留言跟帖的具体数字,但可以肯定这个数字是空前的。互动性一直是电视界试图解决的难题,短信参与已然蜕变为打着互动之名行创收之实的幌子,余下的就是现场观众、街头采访等浅层次、小范围的互动。互动性的差别还体现在参与者的过滤上。常规状态下,老百姓普遍认为上电视是一种荣誉和肯定。电视人也或多或少地有甄别上镜头人物的准入标准。然而网络的门槛却很低,所以就有了网友大二学生张琪发帖指导救援直升机降落大禹祭坛的工地,打通生命救援通道的又一网络事件。如此生动的救援故事被电视错失,因为张琪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网络、网友而不是电视、报纸。 
  网络的影响力。汶川地震让中国人充分领教了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影响力。先是公布了名人捐款榜,此榜广播、电视没有,报纸也没有,但网络处处可见。王石先生为他一贯的特立独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一句“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的企业内部标准引发了网友“拍砖”的疯狂行为,王石一跃成为“中国口水巨星”,以往慈善家的诸多努力及个人200万捐款、上亿元投入的灾后重建计划化为乌有,万科的住宅销售也受到影响。承蒙网络“关爱”的还有翁虹、姚明、王宝强等,一时间名人们人人自危,惟恐落他人之后,硬着头皮搞起了数字竞赛。其后的捐款榜甚至有媒体暴力的倾向,有识之士纷纷呼吁理性对待捐款,公平对待名人。捐款榜之后是网络向主流媒体的发难,网络在救援高潮时开始了对媒体干预度的讨论。起因是北川县一位被三块水泥板压了70小时的青年陈坚。小伙子热爱生活、乐观开朗的性格经电视直播被全国观众所熟知,遗憾的是陈坚获救半小时以后辞世,他没能实现让腹中的儿子见到爸爸的心愿。相当一部分网友并不了解坏疽一经解压后所引起的急性血液中毒、心力衰竭,他们质疑的是为什么现场没有医护人员而只有聒噪不已的记者,他们认为是采访耗尽了陈坚的体力,激进的网友对记者只顾采访不参与救援表达了批评的态度,相当一部分媒体从业人员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角色定位。确实,当每一个生还者被成功解救时,周边长枪短炮、镁光灯闪烁的架势让观众有喧宾夺主的感觉。到了鲁豫走秀般的灾区行,有关媒体干预度的讨论又几乎演化为网络暴力。风波在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也是救灾工作”的自我解释中不了了之。耐人寻味的是网友此次将矛头对准了主流媒体,利用的阵地恰恰是网络。 
  网络影响力的一个细节正好与电视有关。主持人落泪是网络评点电视报道的一个热门内容。与以往口误、短裤门、哈欠门的批评报道不同,地震报道中主持人频繁落泪赢得了网友的赞赏。赵普、许戈辉、宁远、张羽、文静等人赚足了印象分。他们也分别在自己的博客中积极回应了网友的声音,他们知道,网友的褒扬有时比领导的赞誉来得艰难、来得有影响。这时的第一媒体代言人对网络没有了常规状态下的俯视与不屑,有的是谦恭、感激和重视。网络正无孔不入地影响主持人,进而影响电视。 
  网络后续报道的先天优势。国际新闻事件的炒作有这样一个惯例,先由电视、报纸、电台等主流媒体完成事件峰值的营造,然后由网络等新兴媒体实施后续跟进报道。汶川地震报道也是如此,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在救援高潮过后显现出挖潜改造方面的力不从心,网络则如鱼得水。“范跑跑事件”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