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大家族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灞桥纸: 1957年,在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出土了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古纸。出土时,这是一叠纸片,有大有小,最大的有10×10厘米,最小的有3×4厘米,米黄色。经过反复科学检验,发现它主要是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制成的,也就是说,这是“植物纤维纸”。这座古墓最迟不晚于汉武帝时,即前140年至前87年,因此可以断定,在二千多年前,即公元前2世纪,我国已经生产并使用植物纤维纸了。这种灞桥纸,是考古发掘出来的世界上最早的纸。 蔡伦纸: 蔡伦,汉代造纸术发明家,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市)人。明帝永平十八年(75)入宫为宦。东汉章和元年(87),任尚方令。元兴元年(105)发明造纸术。他总结前人经验,始有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造纸,称“蔡侯纸”,对改革和推广造纸术有很大贡献,后世传为造纸术的发明者。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左伯纸: 在蔡伦以后,别人又不断把他的方法加以改进。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末年)又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可惜历史上没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记载下来。 藤纸: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区域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韶,扬及皖,赣等地,产量,质量与日俱增。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剡溪有以藤皮为原料的藤纸,纸质匀细光滑,洁白如玉,不留墨。 胶版纸: 旧称道林纸,是供胶印机使用的书刊用纸。适于印制单色或多色的书刊封面、正文、插页、画报、地图、宣传画、彩色商标和各种包装品。胶版印刷纸分为特号、1号和2号,定量从70克/平方米至150克/平方米。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印性能。胶版印刷是比较高级的书刊印刷纸,对比度、伸缩率和表面强度有较高的要求,酸碱性也应接近中性或呈弱碱性,以免影响印刷用的纸张,定量为40克/平方米至80克/平方米。近年来又试制成功了低定量的胶印新闻纸和胶印书刊纸,供胶印纸和书刊 白纸板: 胶印书刊纸,供胶印纸和书刊胶版纸又名马尼拉纸,是白色的比较高级的包装纸板。它用于印帽儿童教育图片和文具用品、化妆品、药品的商标。定量为200克/平方米至400克/平方米。薄厚一致,不起毛、不掉粉、有韧性、折叠是不易断裂。 装订纸板 书箱装贞的重要材料,有白纸板、黄纸板箱纸板等,主要用于制作精装书壳和封套。以纸板为骨架的精装书壳,具有坚固、美观、有利于长期保存的优点。 牛皮纸 是坚韧耐水的包装用纸,呈棕黄色,用途很广,常用于制作纸袋、信封、唱片套、卷宗和砂纸等。定量范围为40克/平方米至120克/平方米,有卷筒纸和平板纸中、又有单面光、双面光和带条纹的区别。主要的质量要求是柔韧结实,耐破度高,能承受较大拉力和压力不破裂。  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了麻制的纸,但很粗糙。从目前出土的早期古纸及其年代顺序,可以归纳为: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灞桥纸、悬泉纸、马圈湾纸,居延纸;西汉晚期的旱滩坡纸。这些纸不但都早于蔡伦纸,而且有些纸上还有墨迹字体,说明纸那时已用于文字的书写。东汉蔡伦采用多种原料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出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纸品。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自唐以来历代相延。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宣纸的特点是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笔墨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古代诗人誉之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被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 *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