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科学技术博物馆.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技术博物馆

中国科学技术博物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             目录 1 基本概况 2 历史简介 3 特效影院 4 常设展览 5 教育活动 6 参观指南展开全部 1 基本概况 2 历史简介 2.1 筹备阶段 2.2 一期工程 2.3 二期工程 2.4 新馆工程 3 特效影院 3.1 动感影院 3.2 4D影院 3.3 巨幕影院 3.4 球幕影院 4 常设展览 5 教育活动 6 参观指南 6.1 开放时间 6.2 售票时间 6.3 票务信息 6.4 乘车路线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科普设施。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中国科学技术馆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中国科学技术馆在开展展览教育的同时,还组织各种科普实践活动,并经常举办面向公众的科普讲座。 中国科学技术馆 基本概况 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科技馆新馆位于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内,占地4.8万平方米,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相关附属设施之一,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和美国RTKL国际有限公司联合设计。中国科学技术馆遵循科普宗旨,按照“确保安全、优质服务”的承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国家4A级旅游景点”、“首都文明旅游区”和“青年文明号”等。中国科学技术馆目前向观众开放三个场馆——A馆(常设主展厅)、B馆(穹幕影厅)和C馆(儿童科学乐园、临时展厅)。   中国科学技术馆设有观众餐厅,餐厅位于科技馆广场西侧,由专业餐饮公司管理为广大观众提供膳食。餐厅总面积1000平米,可同时容纳约300人就餐,就餐环境干净、明亮、整洁,空调以及各种设施齐全,顾客用餐采用方便、卫生的刷卡式消费。在科技馆A馆地下一层和C馆一层还设有可分别容纳80人和100人的快餐厅,旅游团用餐可提前预定。A馆东门北侧设有纪念品部,出售百余种精美的科技馆纪念品和科技特色纪念品。中国科学技术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一期工程于1988年9月22日建成开放,二期工程于2000年4月29日建成开放,新馆于2009年9月16日建成开放。 始建于2006年5月9日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位于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东临亚运居住区,西濒奥运水系,南依奥运主体育场,北望森林公园,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规模10.2万平方米,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4个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电影放映和天象演示两种功能。此外,新馆设有多间实验室、教室、科普报告厅及多功能厅。 新馆建筑为一体量较大的单体正方形,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一个“魔方”,蕴含着“解锁”、“探秘”的寓意。 中国科学技术馆 历史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第一座国家级综台科学技术馆。1988年9月建成开放。从汉代至元末一千五百年间,中国的科学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在世弄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并对后来的欧洲科学复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厅陈列着反映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成就的珍品,介绍了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及天文、陶瓷、建筑、青铜、冶铸、纺织、刺绣、中医中药、机械、手工艺等学科内容。这里有古代的火箭、战船,青天文学的浑仪、简仪,有设计精巧的水磨、水车、指南针,有造纸技术,观众可以从展览中感受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辉煌成就。 筹备阶段 1958年,国家开始筹建“中央科学馆”(中国科技馆前身)。经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副总理批准,科学馆的建设列入了建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工程之一,并选中了清华大学梁思成教授主持的设计方案,现在的北京国际饭店所在地作为馆址。后因资金、材料等的紧缺,为了给人民大会堂等工程让路,中央决定科学馆工程停建下马。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包括茅以升教授和钱学森教授在内的一批老科学家再次向中央提出建设中国科技馆的倡议。国家计委1979年2月21日批准了兴建中国科技馆。根据国家计委的规划,中国科技馆原拟于1981年动工建设,但又因故未能列入国家“六五”计划而再次暂缓施工。 1983年,茅以升教授等著名科学家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加速实施中国科技馆建设的提案,得到姚依林、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7月,国家计委批准了中国科技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