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摘 要:文章在简述土地综合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并以四川省彭山区为例,从水土资源承载、生态环境承载、社会承载和经济承载等四个方面展开,构建了彭山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详细解释了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意义 关键词: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设计 引言 土地综合承载力即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区域,一定的社??、经济、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类各种活动的规模和强度的阈值[1]。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的对象是由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组成的一个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可预测性的人地综合资源系统,因此,设计一个能衡量区域范围内土地对自然、生态、经济及社会各个子系统的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背景 彭山区隶属四川省眉山市,地处东经103.40°至103.59°,全县幅员面积465.32平方公里。彭山区下辖13个乡镇,总人口约33.57万人。彭山区位于成都平原半小时经济圈和生活圈的核心层,北接成都双流、新津、邛崃,向南为拓展眉山、乐山和雅安的枢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彭山区的经济活动与现代化进程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随之而来的是资源环境问题的逐步暴露: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明显下降,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以耕地减少,园地、林地及非农用地大幅增加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的急剧变化;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利用,主要表现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人地交互作用的强度和密度 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土地综合承载力体现不同尺度区域环境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方面的联系。因此,要实现全面、准确的反映土地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发展状况及相互之间协调程度的目标,必须在设计指标体系时遵循以下原则 2.1 科学性、区域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充分认识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指标,抓住评价对象的实质,同时具有针对性,避免选取类似的指标,从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区域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独特性指标的选取。除了选择能反映土地承载力的共性指标外,还应该选取能反映各个区域自身特点和功能定位的特殊指标,这样才更具有针对意义 2.2 综合性、层次性原则 由于评价对象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系统,在评价过程中需要用到多个指标来说明,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体现出综合性。同时,评价对象可以分解为若干较小的亚系统,亚系统又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这样的层次关系可以依次递推到具体的区域土地系统特征,因此评价指标体系至少是一个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三层体系 2.3 简明、可操作性原则 在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的基础上,评价指标体系要简繁适中,指标内容应简单明了,通常以人均百分比、增长率、效益等表示,并具有极强的可比性。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数据和资料要容易获取,二是指标要容易量化。从而实现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意义 2.4 可持续性的原则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保持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地的超载过牧等,使得土地人口承载量与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越来越不协调。因此,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指标体系设计中要特别体现土地的生态承载能力 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1 评价指标体系 遵循上述的科学性、综合性、整体性等设计原则,围绕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同时结合研究区的特点,本文以彭山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为单一目标层,以土地资源的水土资源承载、生态环境承载、社会承载和经济承载作为4个二级指标层,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率、森林覆盖率、人口密度、GDP年均增长率等19个三级指标 3.2 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 (1)土地利用率:指已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率,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数量指标。其取值的高低取决于土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关系等多种因素 (2)人均耕地面积:指耕地面积数与常住人口数的比值,其取值高低反映了当地的耕地资源保证量 (3)人均水资源量:指在某一个时期的水资源总量与常住人口之比,反映了当地水资源保证量 (4)水土协调度:指单位区域内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协调情况,其取值等于单位区域水资源量与单位区域耕地规模的比值 (5)森林覆盖率:指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了区域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实现绿化的程度 (6)污水处理率:指研究区内处理达标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量占污水排放总量的比重,是反映环境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7)人均公用绿地面积:指城市公共绿地面积的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