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TPR教学法在少儿英语教育中应用
浅析TPR教学法在少儿英语教育中应用 【摘要】TPR教学法提倡把言语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反应来教授外语,符合儿童语言发展规律。教师在应用TPR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中需使用适当的教学模式、采取恰当的方法
【关键词】TPR教学法 幼儿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一、TPR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反应教学法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
全身反应教育法注重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强求学生完全记住理解教师指令中所使用的字汇;反之,教师要通过身体语言来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运用想象力完成指令动作,进而感受这种通过自我创造动作所带来的乐趣。TPR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手段进行表达的积极性
在少儿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运用TPR,非常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语言的发展规律。TPR强调通过一定的可操作条件,来增强儿童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TPR教学法的特点及优势
其主要特点有:1.强调听力为先2.通过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3.需要学生再有准备的情况下参与4.教师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运用TPR即是将学习者的感官统一起来,让学习者充分运用五官,与学习内容相联系。课堂气氛的活跃,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始终保持爱学,喜学,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少儿英语教学过程中,TPR就是指教师应根据儿童爱动,注意力时间短,喜爱新鲜事物等特点,让孩子在课堂中,通过跑,跳,做游戏来学习英语。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注意力持久程度都会大大的提高。TPR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强调学生为中心,克服英语学习过程中无意义的重复以及强迫性不利于创造思维的表达
三、TPR教学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词汇教学。TPR教学法对于少儿英语的学习大有益处,适用于一些动词,形容词等教学。由于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对于直观的刺激接受能力较强,并且乐于模仿、互动。教师应充分掌握儿童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TPR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授blow,sit,climb等动作性指令词时,就可以运用该教学法
2.游戏教学。儿童的天性好动,喜欢玩耍,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一些游戏,帮助儿童进行学习。在教学中,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且给予不同的组名,而非简单的Group1和Group2。分组后,可为小组内的学生进行号码编订。在游戏开始前,将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并在黑板上一字排开。教师给出指令,喊出某一单词时,叫出学生号码,两组儿童迅速跑向黑板进行拍卡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跑步速度,寻找的准确度进行判定,并记分。比赛后,根据分数的多少进行判定最后胜利的小组
3.诗歌、数来宝。诗歌和数来宝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诗歌和数来宝的学习,可以使儿童更好地学习运用英语。诗歌和数来宝都是将简单的词句,以一种方式进行编排。诗歌和数来宝多会配以音乐、律动,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唱跳。比如教师在讲授“Found the peanut”时,首先为学生展示何为peanut,然后演示found这个动作,最后将整首歌曲完整的表现(该动作应为教师的固定动作,每个班级的动作应该相一致)
四、在少?河⒂锝萄е?TPR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TPR适用于于儿童,因为它符合寓教于乐的原则。可以轻松的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的注意力较长时间停留在教师身上。使儿童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完成学习内容,规避掉简单枯燥的重复性联系
TPR的优点显而易见,但是,缺点也很容易显现出来。首先,不同儿童在接受信息方面,体现出不同的要求,例如,有的儿童属于视觉型学习者,有的则是听觉学习者。所以,在教师运用TPR时,要充分融合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
其次,运用TPR时,也要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英语初学者,教师所呈现的动作,尽量简单易懂。同时,还要搭配其他的教学法
最后,TPR中包含大量的课堂游戏,活动,诗歌和数来宝,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拥有控班能力。因为儿童天性好动,参与游戏活动时,会处于兴奋的状态,较难控制。所以教师应在班级组成初期,为学生立规矩,方便后期的课堂活动组织
参考文献:
[1]张湘君.肢体反应教学法[M].成都:成都少儿英语出版社,2009.
[2]廖晓青.创新教学法[M].北京:中小学外语教学出版社,2002.
[3]徐旭燕.浅谈TPR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J].华夏教育:2010, (8).
[4]华章.幼儿心理学中概念教学法初探[J].教学探索:2007,(4).
[5]卢冬英.TPR教学法在幼儿英语中的操作和反思[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