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发展史概要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书法发展史概要1

书法 一、商周到战国书法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到了引发的作用。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产生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且在夏商之际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到的最早的国家之一,文字起源很早。在传说中多把仓颉作为造字之人。据说他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天为雨粟 鬼为夜哭 龙乃潜藏 充满了神话色彩。 现在关于文字起源的最早实物资料是距今6000多年的半坡、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符号陶文。为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从书法的角度审查,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也就是说,在书法上已经具有了用笔、结体和章法三个方面的书法要素。 甲骨文是在龟甲和兽骨上用锋利的东西镌刻的,这是向神灵祖先叩问吉凶,解疑释惑所记载下的文字。甲骨文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大约在同一时期。但后者都已经消亡,只有甲骨文与现代的汉字一脉相承流传了下来。在现今发现的十万多块甲骨文中,可以见到的单字总数约4700个,已经解读出来的单字约1800个,为中国断代史和书法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 甲骨文和在它之后出现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占一个方形空间。甲骨文的笔画和字的排列,也有上下、左右、分合、交叉、穿插、重叠、堆积、包裹等等方式。每片甲骨文上字的排列基本上是自上而下,如果是多行的,行的排列则是自右而左,这与其后3000多年中汉字的排列样式是一致的。 商代甲骨文书体,因经锲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的影响,且可大致分为五期。 雄伟期,自盘庚至武丁约100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雄劲。 谨饬期,自祖庚至祖甲约40年。这一时期的书法仅饬,大底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创新极少,但已经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颓靡期,自禀辛至康丁约14年。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殷商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落的错落参差已经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屡见不鲜 劲峭期,自武乙至文武丁约17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书法之雄伟,风格转为劲峭有利,呈中兴之气象。在较为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严整期,自帝乙至帝辛约89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时期略相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 若果说甲骨文为商代书法的代表,那么金文则为两周书法的代表。所谓金,实际上就是青铜,即铜和锡的合金。金文是刻在青铜制成的食具、水器、酒器、兵器、乐器和镜子上的文字。一件器皿上刻写的文字少则一两个,多则数百。在各种青铜器皿上见到的单字约3000个,其中现在能够认识的约2000个。许多青铜器皿制作相当讲究,上面镌刻的文字,比甲骨文端正、规整、排列有序,当然也追求字和行的参差错落之美。 金文发展到了两周,进入了最辉煌的阶段。其形体的多样化,被后世举为大篆的典范。从发掘的文物考证,金文石刻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宗教意识和美术技巧的书法艺术活动。在夏、商、周、至战国时期,这种美术意识和技巧已经相当成熟,金文石刻中的文字十分讲究书法的美术因素,字形变化大体上呈现了汉字书法由甲骨文到篆书的完整演变态势。殷商时期的金文近似甲骨文,铭辞的字数也比较少,周代承袭前朝,初期之后字形书体逐渐整齐雄伟,铭辞也有长达500字的,历史资料价值很高。到了战国末期,不论金文还是石刻字体逐渐接近篆书。刀刻斧凿的瘦劲简洁,火烙熔铸的粗朴雄浑是以钟鼎文为代表的金文石刻最突出的书法风格。这一时期的金文石刻,其书写方式和书写工具都有相当系统完备的规则。譬如,文字凹入器面的部分称为款;突出的文字部分称为识。书写工具也有了细致的类别,譬如,因书写工具和书写布局不同,而分类的铭 题与碑 刻石 玺印等。这种书写方法和书写规则至今任然保留和应用着。而且直接启发和影响了后世的书法艺术,使金文石刻中的碑铭 玺印在长期的社会和艺术发展中,成为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门类。由此,还影响到文学、考古学和后世的书法研究,形成了专门的碑刻文体和金石学、碑学、帖学等等。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王室权利的衰弱。诸侯列国的青铜器物增多,但与两周青铜器相比。制作已经简陋 铭文内容减少。北方的晋国出现了尖颌肥腹,形似蚯蚓的文字。南方的吴越 楚等国的文字,在字体上常常见到用鸟形加以装饰的鸟书。笔画多加曲折和拖有尾巴。春秋战国时期还出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