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张瑞敏国际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访谈张瑞敏国际化

访谈张瑞敏国际化 海尔是中国为数不多、正在实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CEO张瑞敏在谈到国际化时,多次强调“对海尔而言,国际化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最近,张瑞敏接受《财富》杂志中文版专访,下为摘要。 十年来,海尔积累了哪些能力,能够保证缩小差距并赶超这些跨国企业? 如果说海尔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话,就是能够要求自己不断变革。我们看到,即便是世界级企业,失败往往也是因为失去了自我变革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有很多,但是我觉得重要的是,核心能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概念。海尔的核心能力首先是有一种谦虚的心态。不少原来比海尔好得多的企业现在都不见了,什么原因呢?往往是成功了一次,就吃老本了,而我们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你看到的海尔大学是按照中国传统园林的形式建造的,它就被命名为“谦园”。我的观点是,任何事物走到极端都不好,但也许只有“谦”可以例外,你再“谦”也不是坏事。 这种心态,我觉得已经变成了海尔的一种管理方法,就是:从我开始,到所有的中高层员工,都要每天审视自我,看看是否符合海尔的“两创精神”,即创业和创新。所谓创业,就是每天从零开始;所谓创新,就是今天如何做得比昨天更好。所以,我们的一些变革,比如流程再造等,所有的员工都会接受。如果我们把核心优势固化了,就失去了“两创”精神。 我理解,海尔的顶峰就是成为世界级的品牌。对于这个目标,海尔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显性指标主要有两条: 一是海外销售的比例,我想至少应该是 20% 以上,同时还要有利润,利润率应该超出在国内的水平。问题就在于,如何达到这些指标? 比方说,现在海尔的产品在美国、日本和欧洲都有一定的名气,但还没有很高的美誉度。为什么呢?在美国,海尔的小冰箱居第一位,但美国的主流产品是大冰箱。在日本,五公斤以下的洗衣机,海尔基本上也是第一,但日本的主流产品是七、八公斤甚至十公斤的大洗衣机。所以,最直截了当的目标,就是成为当地市场的名牌,就像美国人不认为丰田是日本的品牌,而是美国品牌一样。在欧洲,海尔要成为像西门子和飞利浦那样的名牌,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所以你提到的这些标准,看似很简单,实际是非常高的。对企业的挑战,不是能做到多大、多强,而是有没有持续成功的能力。人不是神,都会被自己的思维束缚住,特别是昨天的成功一定会把人束缚住,这是一个很难逃脱的规律。 从规模上看,海尔与惠而浦的差距并不大,惠而浦是不是你们下一步要赶超的阶段性的目标? 对。我们内部有一个要求,即每一个部门,甚至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学习的母本,惠而浦就是海尔在白色家电领域的目标。事实上,我们和惠而浦的距离不能用“一步之遥”来形容,因为它把美泰克兼并了,规模增加到 190 亿美元,再次和我们拉开了距离。更重要的是,在综合竞争力方面,海尔的差距可能更大。比方说市场能力,惠而浦已经是全球布局,而海尔刚刚开始在全球布局。我唯一比它强的是在中国市场。再比如,在产品开发方面,惠而浦开发的白色家电产品能够在行业里起导向的作用,能够引导市场,而我开发的产品现在只能想如何去适应当地市场,能够产生美誉度就不错了。即使是在管理上,惠而浦也有很深厚的功底。所以,海尔能做的只是希望在信息化时代,看看能否通过管理的创新建立起某些自己的优势。 您提到了全球布局,今年我们都看到海尔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发力,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开始大力推行?看起来有点像是围棋中的胜负手。 这确实是一场生死战。要么你通过全球化战略真正上去了,要么你被人家淘汰。我自己是这样想的,不一定对。全球化发展到最后,不管是哪个行业,就只会剩下几家有竞争力的企业。钢铁业这么难整合的行业,印度的那家公司经过整合,占了全球钢铁 20% 的份额。白色家电也不可能例外,能剩下五六家就不错了。海尔之所以现在这么提,就是看到了下一轮全球化迫切要求海尔抓紧时间去布局和精耕细作。 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海尔已经具备了实施这个战略的资源? 不是海尔具备了资源,而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平台,可以更好地去整合资源,尤其是产品和市场开发的资源和人才,而以往就比较困难。 您能不能为我们想象一下十年后的海尔会是什么样子?比如规模上。 很难想象,这就好比在十年前想今天。但不管怎么说,十年以后,我想海尔应该成为全球竞争、整合之后行业所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家全球化企业之一,特别在白色家电领域。这个应该是肯定的。如果从规模上衡量,至少还要增长一倍才行。当然,这很困难。 难度在哪里? 比方说,欧洲一些世界名牌到中国来,当时提出来可以战略性亏损五年,但我发现它们亏损了九年才盈利。对海尔来说,如果到世界各地都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在每一个区域都亏损九年才能占领市场的话,规模倒是上去了,利润也许就没有了。所以,从现在开始到往后九年,最大的挑战是在增长的同时保持利润,所以我们的口号就是“高增值前提下的高增长”。仅仅做到高增长,有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