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坏帐处置囚徒困境与激励设计论文.docVIP

金融坏帐处置囚徒困境与激励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融坏帐处置囚徒困境与激励设计论文.doc

  金融坏帐处置囚徒困境与激励设计论文 .freel)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两个议价人在都清楚对方议价条件的情况下,各为获得此消彼长的最高收益而要价过高(极端行为),结果谈判破裂,双方一无所获。通常,围绕金融坏帐问题也出现了这样两对囚徒困境:一对是企业逃废金融债务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与金融机构极力抵制的困境;一对是金融机构依法收贷行为与企业为生存而抗争的困境。之所以定义这两对行为为囚徒困境,原因在于银行索偿与企业赖债都是严格利已的行为,最后却导致了鱼死网破的最坏解。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金融机构在依法收贷中与企业(政府)形成的囚徒困境。 (一)外部的“隐形合谋”使囚徒困境演变成刚性的“依法收贷困境”。依法收贷是金融机构借助法律手段收回贷款或保全贷款权益。但目前,有几个因素与依法收贷活动并不和谐:一是各金融机构对劣质企业普遍实施的只收不贷的限制性信贷策略,银企联系比以往疏远了,关系不融洽;二是企业赖以维持生计的“风险后的剩余资产”不足以兑现所有的金融债务,且仍然存在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道德风险;三是企业(政府)与金融机构对风险与价值的判断有出入,金融机构认为企业已难以为继又赖帐不还,只能依法收贷了,而企业与政府并不以为然,各打各的算盘,各有各的利益。基于此,许多企业最担心依法收贷成功,因为一旦成功,就意味着企业要将仅有的一点有效资产变现给金融机构而后被无情抛弃。没了仅有的一点物质基础,企业自然就断了生路,经理人员将失去企业控制权收益,员工将失业,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等也将因此而减少,所以,依法收贷对企业和地方经济具有极强的负放大效应和杀伤力,而金融机构的剩余损失也将难以弥补。显然,这是一种“鱼死”与“网破”的囚徒困境。为了生存,企业与政府部门最理性的选择就是联手予以封杀,让依法收贷计划落空。于是,在一致利益的驱使下,就首先有了企业与政府部门最初的合谋行为。但最初的合谋行为能否如愿,还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能获得司法支持,二是逼迫当事人就范。所谓“获得司法支持”,无外乎是尽量寻找金融机构在信贷手续、诉讼时效等方面的漏洞和缺陷,尽量寻找到可以利用的法律法规的空隙或者为难以执行“造势”。所谓“逼迫当事人就范”,就是向金融机构施压,逼迫其做出符合合谋人所预期的妥协与退让。但这一切,都不能少了司法部门的“配合与参与”,这样,最初的合谋行为就演变成目前常见的企业、政府和司法部门三方“隐形合谋”的局面。而且,这种“隐形合谋”越来越严密,越来越强化,越来越具有刚性,几乎达到了对企业资产的完全控制;他们设关布卡,张好口袋,单等金融机构往里钻。事实也充分证实,金融机构在依法收贷中基本上陷入了一种“败诉多、执行难和赢了官司输了钱”的困惑状态。可见,外部的“隐形合谋”,使囚徒困境升级为刚性的“依法收贷困境”,足以将金融机构牢牢“套”于其中。 (二)虚假的依法收贷行为又使金融坏帐处置在“囚徒困境”之下继而隐入到“内部困境”之中。面对无法突破的“依法收贷困境”,却有许多金融机构并不以为然,明知是个圈套,但仍然敢于上当甚至甘于上当,热衷于依法收贷,热衷于走极端。归纳起来,有这样两种极端类型:一是无计可施,大做表面文章;二是为获取经法律认可的合格坏帐证明,以上交风险责任或争夺呆帐核销指标。看来,这都是些虚假的依法收贷。如果把风险之中的金融坏帐比喻成“倒地并在外溢的油瓶”,那么,前一种类型的依法收贷,基本是本着“有枣无枣打一杆”的精神,如事情成了,则顺势把“油瓶”扶起;如事情不成,也向上级传递了工作力度大、有声势的政绩信息,从中得了面子,造了声势,有了政绩,赚取了个体收益。后一种类型的依法收贷,更不刻意地追求成功与失败,因为即便依法收贷有实际的成效,也会得到司法部门开具的“油瓶已报废”的坏帐证明,一则可凭这些合格的“报销单据”去申请呆帐核销指标,二则向上级传递坏帐已经彻底死掉的事实,等待和寻找风险责任外部化的机会。按照这种思维逻辑,必然产生下列后果:(1)强化了“囚徒困境”的对立程度。由于上述两类极端行为都不刻意追求成败,依法收贷的随意性增强,金融机构间竞相“掀翻桌子”、轮番把企业告上法庭的事件频繁发生,客观上促进并强化了企业与政府的合谋行为,使“囚徒困境”变成“两难对立”,基本失去了缓冲和调和余地,增大了金融坏帐的处置难度。(2)传递了虚假的坏帐处置信息。虚假依法收贷是一种看似努力进取、实为逃避困境和冲突的极端机会主义行为,对他们而言,“依法收贷困境”其实并不存在,因为一旦遇到压力和阻力,就鸣金收兵、放弃抵抗,尽量不与企业(政府)发生实质性冲突。这样,就向上级决策部门传递了一个错误的市场上没有机会的坏帐处置信息,进而诱致上级决策层做出处置金融坏帐须靠核销、靠剥离或者集中管理等的错误决策。(3)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力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