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活中常见的盐3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加热固体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 2NaHCO3 Na2CO3+H2O+CO2 △ 2.在溶液中加入相同溶液的盐酸 反应剧烈的是NaHCO3 3.溶解,加入氯化钙. 产生沉淀的是Na2CO3 Na2CO3+CaCI2=CaCO3 +2NaCl 阴离子的检验 CO32-的检验 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生成乳白色浑浊。 如果可能有亚硫酸根,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就是碳酸根,褪色是亚硫酸 根 阴离子的检验 先在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没有沉淀 (证明不是CO32-,SO32-)再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从气味证明不是HSO3-) HCO3-+H+=CO2+H2O CO2+Ca(OH)2 =CaCO3 +H2O HCO3-的检验 实验【11-2】 演示如下: 分析: Na2CO3+Ca(OH)2=CaCO3 +2NaOH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实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 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 质----沉淀、气体、水,使溶液中离子 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 降低的方向进行。可简记为 AB+CD=AD+CB。 Na2CO3 + HCl 1、交换位置: Cl+ CO3 Na H 2、定化学式: NaCl+H2CO3 例: 3、配 平: 2HCl+Na2CO3 2NaCl+H2O+CO2 HCl+Na2CO3 HCl+Na2CO3 如果几种离子混合后,离子的浓度不发生变化,那么,反应也就没有发生。 在复分解反应中,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的情况大致有三种:(1)在反应里有溶解度极小(产生沉淀)的物质生成;(2)在反应中有气体放出;(3)在反应中有弱电解质(包括水、弱酸、弱碱等)生成。 钾钠氨盐硝酸盐, 均能溶于水中间。 硫酸盐中钡不溶, 氯化盐中银不溶。 碳酸钾钠氨盐溶, 氢氧钾钠钙钡溶。 小口决 钾钠铵硝溶得全,没有不溶水的盐。氯化物,要记住,只有银是不溶物。 硫酸盐,溶得多,只有钡在水中搁。碳磷酸盐很简单,溶于水的钾钠铵。 (1)酸+盐─新酸+新盐 BaCl2+H2SO4=BaSO4↓+2HCl AgNO3+HCl=AgCl↓+HNO3 (2)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2HCl+Ca(OH)2=CaCl2+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3)盐(可溶)+盐(可溶)─两种新盐 Na2SO4+BaCl2=2NaCl+BaSO4↓ Na2CO3+CaCl2=2NaCl+CaCO3↓ (4)盐(可溶)+碱(可溶)─新盐 +新碱 2NaOH+CuSO4=Na2SO4+Cu(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5)酸+金属氧化物=盐 + 水 HCl+Fe2O3 =FeCl3+H2O H2SO4 Ba(NO3)2 NaOH K2CO3 H2SO4 Ba(NO3)2 NaOH K2CO3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HCl,Ca(OH)2 B、Na2CO3,H2SO4 C、AgNO3,BaCl2 D、KCl,CuSO4 D 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H2SO4+Ca(OH)2=CaSO4+2H2O B、H2SO4+BaCl2=BaSO4 +3HCl C、2HCl+Fe=FeCl2+H2 D、2HCl+CaCO3=CaCl2+H2CO3 H2O+CO2 c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闽侯农村。少年时他学习十分刻苦,就是伏在水车上双脚不停地车水时,仍能捧着书本认真读书。后来在姑母的资助下,他单身来到福州英华书院和闽皖路矿学堂读书。毕业后曾在津浦铁路符离集车站做过工程练习生。在工作之余,他抓紧时间学习,1911年考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经过3年的努力,他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美国留学。8年中,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柏拉图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工程,1921年取得博士学位。 侯氏制碱法 原理: (1)NH3+H2O+CO2=NH4HCO3 (首先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2)NH4HCO3+NaCl=N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